
如今電子商務炙手可熱,人人都想來分一杯羹。許多人甚至認為實體店已經淪為雞肋,只有上線搞電商才是正途,因此一窩蜂地涌入在線零售領域。
本文作者就是一個實體店經營者,同時也經營了線上零售業務。作者以其切身經驗告訴我們,如果你經營一個實體店,那么在5-10年內你幾乎不需要往里面大規模投錢就可以正常經營了,而搞電子商務卻要不斷地燒錢,因為技術不斷更新換代,你的網店也需要不斷地調整。
如今人人看好電商,但實際上電商并沒有我們想想得那么好做,里面的“水其實也很深”。
雨果網編譯了JAY GOLTZ在美國《紐約時報》發表的相關文章:我在網上賣家具和配件的時間已經長達6年了。2年前我認識到,如果要使業務更上一層樓,那就得對我的網站進行升級改造。我專門延請了一個與知名平臺Magento有合作關系的開發商為我們升級網站。經過他們的升級整改之后,我們的網站變得更好了,甚至獲得了某個雜志頒發的榮譽稱號。
不過,網站升級改造之后,銷量的增長并沒有達到我當初的預期。為此,我專門聘請了一個精通電商的“總管”來領導我的團隊。后來,我參加過一系列的研討班,讀了許多相關的文章,也從我的“總管”那里獲得了一些啟發。我最終認識到,電子商務比我想象的更加復雜,我的公司現在并不算是一個電子商務公司,它只是一個家具零售公司,然后擁有一個好網站而已。
如果你想真正地成為一個電子商務企業家,那么你得構建很多“硬件”。如果你不擅長于信息技術,那么你的團隊里至少要有人精通圖片設計、編碼、攝影、點擊付費、合作行銷、市場戰略、社交媒體運營等,同時也要一個人負責總攬全局。可能你的團隊需要9個人,也可能是20個人。
讓我們假設這個團隊里有9個人吧。這些工作人員在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因此工資也不便宜。我們假定每個人的平均工資為7萬美元。那么9個人的工資加上福利和稅收,總額將達到75萬美元一年。毫無疑問,這個開銷是很大的。
此外,移動電商日益興起,我還得改進我的網站,以期能與移動端兼容。這個世界變化得太快了,總是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成本。除了這些之外,你還得預留拓展市場的費用。在成本如此之高的情況下,一個電子商務公司要多少銷售額才能獲得盈利?400萬美元?600萬美元?800萬美元?
不過,你也可以把許多業務外包給專業團隊去完成,這樣可能可以省些錢。不過,即便將業務外包,成本依然很高。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題:我一年投入了20萬美元來促進銷售量,那么銷售額要增加到什么程度才能盈利?
我的回答是:一年之內你投入20萬美元,那么你的銷售額要增加80萬美元才劃算——這個銷售額并不太高,因為免費送貨以及其他服務將吞噬你的大量毛利。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場良好的賭博,但是我確實在賭。
多年以來,我經常讀到一些報道說,某個看起來很成功的電子商務網站每年的營收額達到千萬乃至上億美元,但是它還是不斷地尋求大規模融資。當時我在想,收入了那多錢,這些錢都跑去哪里了呢。現在我終于明白了:基礎設施投入和損耗吞噬了大量的金錢。
我資金有限,而且也不想引入投資者,因此我不可能很快就能打造一個年入1億美元的電商網站。不過,作為一個實體店零售商,同時運營了一個已經盈利的電商網站,我感到已經很滿意了。很多人認為實體店是一個雞肋和累贅,然而個中滋味我領悟得更深。如果你設計并運營一個實體店,意味著在未來5-10年里你可以無需再額外投入什么成本就可以良好運營了,而電子商務可不是這樣的,它變化太快,隨時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成本。它是一個無底黑洞,你不斷地要往里面貼錢。
因為技術不斷地更新換代,你需要不斷改造你的網站,同時點擊付費的成本也越來越貴。沒錯,線上市場的規模更大,但是你也將面臨更多競爭。我的建議是,同時運營實體店,再兼顧線上商店,這樣才有可能成為贏家。 (編譯:吳以輝)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