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來得太快,疫情進一步重塑了人們的生活。
前面幾期小編分別講述了2021年海外消費者的心態、習慣變化,熱門趨勢選品,2021節日大促產品等,但是選好品類和市場后又該怎么操作?出海一定要注意什么?
本期文章,我們將為你詳細解答2021年該往哪些品類發力以及國內品牌出海成功的兩個案例。
1.
跨境電商趨勢變化
疫情從去年到今年,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心態和消費習慣。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不得不呆在家里,這種居家化的趨勢,讓人們對家的概念發生了變化??
家不僅僅是家,還是我學習/工作/娛樂/放松/……的地方。
從2020年的谷歌搜索趨勢看,家居、健身設備和居家娛樂類產品成了增長最快的三大熱門品類:
結合市場銷售數據,在未來一段時間,體量大的常見品類,包括服裝、電子消費品和食品仍會保持前三的位置,同時,玩具和嬰兒用品、體育用品和戶外用品增長潛力大,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5%,是電商人可持續發力的藍海品類。
這里可以看看同時在2020年發力的兩個品牌breo和outer,他們是怎樣抓住機會,從過渡到跨境電商模式,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取得讓人羨慕的出海成績。
2.
品牌出海實例
Outer
打造品牌,定位高端,把用戶后院變展廳
成立于2018年的Outer專注于戶外家具,他們的第一款產品2019年5月才上線。
DTC模式下的Outer憑借其新穎的產品設計、過硬的產品質量,以及頗具創新意識的Neighborhood Showrooms計劃(邀請用戶將自己的后院打造成品牌展廳),從每月9萬美元增長到每月200多萬美元,增長超過21倍。創始人劉佳科分享過,他們公司2020年總銷售額增長超過10倍!
Breo倍輕松
抓住DTC趨勢 ,建設品牌官網
整天在家里又要工作又要生活,疲憊在所難免。海外消費者們不僅對烹飪園藝等需求增加,冥想、放松的需求同樣激增。
面對這個市場,做為國內便捷式按摩器的領軍品牌Breo,在19年創建品牌官網,19年底開始向DTC模式轉型,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取得了3倍轉化率提升,8倍廣告年銷量增長。
所以,出海到底要怎么做?
Outer和Breo倍輕松的成功分別給大家帶來了不同的思路。
Outer的成功經驗可以總結為:
1.依托供應鏈優勢,選擇小眾市場
2.反復打磨品類,滿足小眾市場消費者更多需求
3.開設品牌網站,擁有自己的渠道
4.打造品牌,傳遞精神價值,包括線上社媒+線下社交,找到屬于自己品牌的私域流量。
5.外包團隊,讓品牌本地化。
Breo倍輕松從2010年開始就以ODM(貼牌生產)的方式出海,但一直沒能成功,直到2019年建設品牌官網,過渡到跨境電商DTC(直接面對消費者)模式。
它的成功步驟可以總結為:
1.建設品牌官網,打造私域流量池
2.為官網導流,通過投放廣告獲得第一批流量
3.進一步拉新,通過多渠道投放獲得更多流量,提升品牌知名度
4.本地化
說是不同,一總結,我們就能發現其中的相同點:1.建設品牌官網,投放線上廣告引流
2.積累自己的私域流量
3.本地化
本地化想必不用多說大家也能理解,但為什么非要建設品牌官網,要積累自己的私域流量呢?
因為:
1.更加符合海外消費者習慣:海外消費者更加信任品牌官網,也更喜歡通過品牌官網來直接與品牌互動。
2.沉淀流量:打造品牌自己的私域流量,精準營銷新顧客,和老顧客互動,服務消費者整個生命周期。
3.與客戶直接交流:及時溝通,提升用戶品牌忠誠度,Breo倍輕松發現,在同樣的退貨政策下,獨立站的退貨率比平臺更低,還能收集產品反饋,幫助產品升級和改型。
看完國內兩個品牌出海的實例,建獨立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然,有了品牌官網,也就是獨立站,還不夠。要想賣出產品,還需要引流拉新。
Breo倍輕松采用了多渠道線上廣告投放的方式,讓海外消費者搜索相關商品或在社交媒體上搜索時關鍵詞時,能直接看到Breo倍輕松,加大了品牌曝光度。
而Outer采取的方法是線上社媒與線下社交的方式結合。通過“Neighborhood Showroom”(體驗家計劃),將已有用戶后院轉化為產品展廳,新用戶可以申請去最近的體驗家那里參觀體驗,做口碑營銷。
比起不那么好學的Outer,Breo倍輕松的方法似乎更加適用。
(來源:SHOPLINE商學院)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出海參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