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再次發生軍事政變,軍隊接管了國家權力。泰國政變對外國企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不過,雖然在街頭上隨處可見士兵和坦克,但是局勢并沒有惡化到人人自危的程度,許多泰國人依然過著正常的生活。
很多在泰國的中資企業和華人企業家稱其生產和經營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不過,由于日本企業在泰國滲透較深、業務分布較廣,因此受到的影響要大一些。
雨果網從亞洲媒體intellasia 5月26日的報道中了解到,泰國陸軍司令巴育在5月22日下午在國家電視臺發表講話,稱為了避免更多人員傷亡和局勢進一步升級,決定發動政變。軍方維和指揮中心已從看守政府手中接管權力。
這是2006年9月以來的第一次政變。2006年,軍方發動政變將前總理他信趕下臺。
本次政變之前,泰國軍方與各方代表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談判,旨在解決持續數月之久的政治危機,然而談判最終破裂。隨后,軍方發動政變,宣布控制了泰國政權。
政變對中企影響不大
在2013年10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訪泰國,曾與泰國總理英拉達成協議,中國將用高鐵換取泰國的大米和橡膠。對中國來說,將使中國的鐵路網延伸并覆蓋整個中南半島,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意義。英拉的下臺,也許會影響著中國與泰國的這筆重大合作。
此外,泰國在2013年初宣布的一項總額為2.2萬億泰銖(約合738.26億美元)的投資方案,主要用于2013-2020年間的基礎設施投資。這一投資決定由英拉政府作出的,如今英拉已經下臺,該投資方案是否會被不折不扣地執行,尚存在未知數。
不過,對于許多在泰國多年的中國企業家來說,泰國政局動蕩似乎是“家常便飯,見慣不怪了”。雖然局勢不穩,但是泰國作為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對中資企業的吸引力并沒有消退。
雨果網獲悉,一些中資企業稱,很多中資企業分部在泰國較為偏遠的工業區,局勢的動蕩沒有根本性地影響其生產和經營,但對尚未進入泰國市場的新來者可能會產生影響。不過,也有一些華人企業家表示,政局動蕩產生了一些影響,比如示威和宵禁期間,一些商鋪不得不暫停營業或者提早關門。
一位在泰經商多年的華人企業家稱,泰國經營環境總體比較好,中國人勤勞刻苦,在泰國一般是可以賺到錢的。
目前,中國對泰國的直接投資逐年增加,成為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直接投資來源國。中國在泰國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服務行業、機械制造業、農產品加工以及化工行業。
目前,泰國比較歡迎生產性行業和高附加值行業,包括電子電器、機械設備、新能源和其他高科技產業,給予的政策優惠會比較大,比如在稅收方面,特定行業減免所得稅的年限會達到6-8年。同時,為了促進工業的平衡發展,在泰國比較偏遠的東北部和北部投資,享受的政策優惠也較多。
波及日本企業在泰國的經營
雨果網了解到,泰國是日本企業重要的生產基地。政變對日本在泰企業產生了一些影響。由于軍隊實施了宵禁,豐田和本田在泰國的工廠暫停了夜班作業。
當上個星期四宵禁令頒發之后,在泰國有工廠和銷售機構的尼康公司開始限制公司員工在日泰兩國之間往返。目前尚不知道,日本公司是否已經決定將駐泰員工及其家屬撤回日本。
Isetan Mitsukoshi控股公司旗下的百貨商場在上個星期四比平時更早一小時關門。該商場位于曼谷,處在政變的中心區域,因此決定縮短其營業時間。在第二天,該商場跟往常一樣在8點開門營業。
日本貿易和工業大臣Toshimitsu Motegi稱:“目前的局勢令人遺憾。我們強烈呼吁泰國各方通過真誠對話的方式解決政治危機。泰國毫無疑問是日本公司的重要生產基地,因此我們將采取措施確保我們的僑民和公司安全。”
不過,上星期五從泰國返回日本的游客稱,泰國的局勢處在相對平穩的狀態,雖然在街頭經常可以看見士兵和坦克,公共交通也受到了影響,但是并沒有令人感到處在危險之中。
一個剛從泰國返回日本的24歲女性稱:“如今,泰國人過著正常的生活。我在泰國并沒有感覺到什么危險。不過,由于軍方宣布了實施宵禁,因此星期四那天的火車被潮水般的人流擠滿了,那時人們匆匆忙忙地想早點趕回家。”
據統計數據表明,在泰國居住的日本國民共達5200人。日本政府官員稱,如果泰國的政治危機長期持續的話,泰國可能將喪失其在東盟的關鍵性地位。
目前,安倍政府正致力于強化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系,以應對正在崛起的中國。在東南亞這塊經濟增長快速的地區,泰國扮演著關鍵角色,因此日本非常重視與泰國建立關系。
近日,日本政府設立了一個辦公室,專門用來搜集泰國情況的有關信息。 (編譯:吳以輝)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