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亞馬遜在后臺發布了一個公告,內容并沒有對現存的政策有什么改動,但是卻著實讓賣家驚到了一把——亞馬遜提醒賣家使用正規的GTIN,否則就會無效識別導致產品被刪除!
公告宣布針對美國站及歐洲站上的大部分產品,亞馬遜都要求賣家提供唯一的產品標識符GTIN(全球貿易商品編號)來創建新listing。而如果賣家使用的GTIN編碼不是由GS1提供的,或未被品牌所有者授權認可的,則視為無效。而產品的GTIN無效的話,賣家需要盡快從修復商品頁面進入更改為有效的GTIN,否則產品就會被亞馬遜移除。
看到這里賣家都驚了,一般我們傳產品用的都是UPC碼這和GTIN有什么關系?其他地方買的UPC碼會不會被識別成無效碼導致產品被移除呢?好多摸不著頭腦的賣家紛紛在我們群內冒泡討論,交流群直接炸了鍋!
首先給大家普及一下UPC是GTIN(全球貿易商品編號)的一種,還有EAN、JAN、ISBN等等都屬于GTIN,正常來說我們北美站賣家用的都是UPC,按照正規的流程,UPC這樣的GTIN代碼都是由唯一的合法機構,也就是亞馬遜公告中說到的 “GS1”所提供的。
GS1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是包括UPC在內的GTIN編碼的唯一合法發布組織。為供應鏈制定了全球標準條碼,GS1發放的UPC條形碼是美國和加拿大使用的主要條形碼。生產商、品牌商需要在GS1注冊成為會員,繳納入會費并購買條碼套餐生成正規的GTIN編碼。
合規的流程來說是這樣,我們賣家一般都是從淘寶之類的第三方平臺大量買入UPC進行上傳產品,這種UPC一般是相關經銷商(比如GS1代理機構等等)轉售的,通常都是別人注冊的代碼。使用轉售的UPC來上傳產品的話,就會產生亞馬遜抓取了產品賣家信息之后,根據UPC碼到GS1的數據庫中比對,發現對不上就可能會移除或是暫停賣家賬戶。(GS1的數據庫也可以自己去拿UPC碼查詢是否收錄,查詢地址到文末掃碼找我領取)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以后我們都必須通過GS1注冊購買UPC碼了呢?也不是,我下面和大家分析一下具體應該怎么對應。
GTIN對應策略
很多時候,賣家用第三方平臺買來的UPC上傳產品的時候,發現提示“使用的UPC和產品不匹配”,其實就是因為抓取到了GS1的數據庫匹配不上或是UPC碼已經被人用來上傳產品了,然后就會收到這個報錯。
一般賣家到這一步多換幾個UPC碼也就過去了,不過產品和UPC碼不匹配依舊是個隱患,有一些賣家會被收到產品ID無效的警告并被鎖定和刪除產品。這樣的情況偶爾有發生,總的來說概率很低。
而這次公告的性質,更多的是一種提醒賣家現行的政策內容,并沒有對現政策進行更改。
以前就一直是頂著這個風險在上傳的,無非也就是因為成本考慮,因為沒有特別的改動所以小體量的賣家,上面的老方法依然是可以用的。
而有些利潤的賣家可以盡快做好品牌備案,然后在亞馬遜后臺申請GTIN豁免,即可免于使用UPC上傳產品,這樣就根本上杜絕了UPC和產品不符的問題。
現在亞馬遜是越來越傾向于品牌化的運營路線,無牌的大路貨會每一步都很難走,像這種上傳產品的初級環節也會和品牌賣家的方式拉開差距,品牌化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無牌、白牌和鋪貨的賣家要盡快布局轉型。
(來源:跨境者商學院)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跨境者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