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小伙伴拿到一個新品listing無從下手,不知道怎么能讓它打爆,或者搜索的前三頁,能有批量化的訂單。其實當你沒有很好的思路的時候,競爭對手恰恰是你最好的老師,他的成功經驗肯定是可以借鑒的,選擇適合的方式用在自己listing上面。下面我拆分來說下方案。如何通過跟蹤競品,獲取對方的操作手法,篩選出適合自己產品的手法從而推爆自己的新品。
跟蹤競品的自然排名:看到這個大家第一反應應該是銷售bsr排名,其實主要是看對手的主要關鍵詞分別排在第幾頁第幾位,你的產品跟競品的情況你都要爛熟于心,知道你和對方哪些關鍵詞有差距,對手哪些詞沒有出現在前三頁,你是否有機會反超他?以往我講化妝包的案例比較多,今天繼續講。
如圖,通過軟件我跟蹤到具體ASIN有哪些主要關鍵詞,例如makeup bag、makeup organizer、makeup case等等,其次我可以清楚知道每個關鍵詞,自然排名情況,例如makeup bag自然排名是2(p1,2/16),P1指的是第一頁,2:第二位,16:每頁有16個結果。從這里基本可以判斷這個詞,我超過他的幾率會比較小,那么在做測評和shua單的時候,我可能會優先放棄這個詞,或者退而求次,我不用強求一定要讓maekup bag這個詞上首頁,進前三頁就行。那繼續看第二個詞makeup organizer,跟蹤顯示對手前三頁都不在,那這個時候我們要手動去驗證一下,去亞馬遜首頁搜索makeup organizer,看看結果是否與你產品匹配,如果跟你產品匹配那么這個詞將是你主要推的詞,那認為去沖擊銷量的時候,買手都通過搜索這個詞進入界面下單,積累權重。
跟蹤競品的廣告排名:我們說每個關鍵詞其實都是產品的一個流量入口,有的人理解的化妝包叫cosmetic bag有的人理解的化妝包叫makeup bag,除去自然搜索結果,剩下的就是廣告位置了,同樣我們要跟蹤對手的廣告位排名。如圖我通過選品軟件跟蹤到對手不同關鍵詞的廣告在第幾頁第幾位,還是之前的思路,優先打造對手沒有出現在廣告前三頁的詞,例如 makeup bags for women 這個詞很明顯是個長尾詞,可能對手對流量小的詞并不感興趣,這個時候我們要清楚知道自身處境,我們可以聚少成多,對對方主動放棄流量小的詞全部做起來,我們廣告可以優先做這個詞,把這個詞做到首頁,或者前三頁,跟對手行成差異化競爭。廣告具體策略這里我不詳細講,有一個觀點分享給大家,新品的廣告往往數據不好看,這并不是你產品本身的問題,也不用太慌,多上上review,用做了廣告的詞人為搜索下出單,數據會好很多,這個數據亞馬遜讀取了有利于你產品的排名靠前,從而亞馬遜會更愿意推流量給你。
跟蹤對手關聯流量入口:除去最主要的關鍵詞搜索流量入口,剩下的就是關聯流量了。以往關聯流量我基本靠自己手動查找競品詳情頁,去他們的詳情頁里看FBT欄目有沒有出現我的產品,現在借助軟件可以精準定位,對手在哪些ASIN詳情頁有FBT流量入口。
如圖顯示,我通過插件跟蹤到競品的FBT流量來源,是一些互補類的產品,例如化妝鏡,眉筆、化妝刷等等,購買了化妝鏡的顧客是很有可能購買你的化妝包的,這種互補的產品關聯的數量越多,那你的關聯流量就越大。顧客群體一致,也有利于你轉化,有利于你的權重提升。
那知道了對方關聯的來源,我們應該怎么做?這就涉及到Shua單了,或者shua加購物車了。按照系統的算法,FBT一般需要8-10次(自身測試)以上的重復購買才可能產生,這里的重復購買:買家可以在購買歷史中有購買這兩個產品的記錄即可。這就意味著當你想讓自己的A產品和別人的B產品產生FBT關聯時,需要人為的操作8-10次以上的購買,買了B,然后同時的或者稍后的某個時間,再用同一賬號買你自己的A產品,可以加大FBT關聯的幾率。
(來源:跨境電商張志強)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跨境電商張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