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5-14 15:19
阿根廷的貿易保護主義正愈演愈烈,最近頻繁向“中國制造”揮出反傾銷的大棒,讓中國多個行業遭到打擊。
雨果網獲悉,近日,阿根廷相關部門對原產于中國的瓷磚腰線、油浸式三相變壓器發起反傾銷調查,同時告知我方對原產于中國的電熨斗(不包括外接蒸汽發生器的電熨斗)、酚醛膠合板的反傾銷復審調查取證階段已結束。
5月12日,阿根廷相關部門通知中方,對原產于中國的接線端子(最大橫截面積不超過35平方毫米、適用于DIN導軌安裝的連接、接地、保險等類型端子)開始啟動反傾銷復審調查。
此外,阿根廷還于5月12日發布公告稱,已結束對原產于中國的容量小于或等于2.5升的玻璃保溫瓶和其它保溫容器的反傾銷復審調查,并決定繼續采取FOB最低限價的最終措施,具體為FOB最低價格4.82美元/個。上述措施于該決議簽署日起生效,有效期5年。
雨果網了解到,自2012年初以來,阿根廷開始推行嚴格的進口限制措施,不僅對來自中國等其他國家的不少進口商品提高進口關稅,并不斷發起反傾銷等貿易保護措施,還對該國進口商推出進口預申報的政策,讓每一次進口都需要先向政府部門申報才能獲得外匯。面對阿根廷嚴厲的進口貿易限制措施,“中國制造”受到了巨大影響,對阿根廷出口出現了重重障礙。
除了阿根廷,巴西、印度、墨西哥等新興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摩擦也在不斷增多。2013年,阿根廷、巴西、印度、墨西哥這四個國家中,巴西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數量最多,達15起,而印度涉案金額最高,為8億美元。(文/雨果網 江同)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