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標題其實是一句廢話。
世界上的哪個行業,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不都是越來越難做。
但是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個刨根問底的決心,知道亞馬遜現在難做,我們還要清楚的知道,為什么它這么難做。
我們先把時間線拉回到2013-14年,那個時候我們是怎么做的。
圖片,都是網上找的,直接用軟件稍微修理一下就上傳了。
listing,都是照搬別人的,胡亂的改一下順序即可。
廣告和推廣,基本不用,每天就是看著哪個產品好賣就去跟著賣哪個。
發貨方式,幾乎全部都是先自發貨,根本不需要多大的資金。
現在呢?
這種粗放隨意的運營方式,能存活超過3個月就算你厲害了。
現在你還想跟以前去BSR排行榜上去找產品?
大部分的BSR排行榜的產品現在都是這樣的:↓↓↓
大家注意看,這已經是第六級小類目的Bestseller排行榜,已經算是最小的類目級別了。
但是TOP4的產品依然是10000+的review,這積累和權重,是一個新手無論如何也撼動不了的了。
當然了,也有很多其他的小類目,還存在一定的突圍空間,但是舉這個例子只是為了告訴你,時代真的變了。
1、賣家大量涌入,流量變得稀薄
我記得根據去年亞馬遜官方的數據,2019年亞馬遜全球各大站點新增的賣家的數量是103萬。
也就是說,平均每1分鐘,就有2位新賣家進入了亞馬遜。
雖然2020年的官方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是2020年全球各大站點新增的賣家數量肯定也是很驚人的。
賣家的數量在急劇的增加,但是平臺的這塊蛋糕并未產生與賣家數量相匹配的增加幅度。
所以說,流量變小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3個人分一個7寸的披薩,跟10個人分一個10寸的披薩,哪個分的多些,也就一目了然了。
另外,從亞馬遜賣家的公司人員數量我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上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1-5人的亞馬遜小公司,占到了73%的比例。
如果這個數據能細分到1-2人公司的數值,估計這個數值也是不低的。
也就是說,現在的亞馬遜店鋪,還是微型的公司占據絕大部分,而這些微型公司,又絕大部分是新進入的賣家。
就這樣,餅的大小在緩慢增加,而吃餅的人在急速增加,餅越來越難吃到,就找到了本質上的原因。
2、運營的風險加大
這后面的一系列原因,其實都是根源于第一個原因。
因為流量變小,所以運營難度增加,因為運營難度增加,所以運營風險加大。
現在的亞馬遜賣家有兩大難處:
第一大難處,產品上架后,賣不出去,愁銷路。
第二大難處,產品上架后,賣的不錯,后續擴大規模愁資金。
現在的亞馬遜主打的FBA模式,占用資金的規模太大。
FBA倉庫里要保證不斷貨,壓一批貨。
工廠里要保證供應,預生產一批貨。
海里飄著的,是要補過去的貨。
這幾處一合計,賺的錢全在里面了。
在運營的過程中,再遇上個什么封店、下架、侵權等等事情,那就更是麻煩。
所以,對于那些想入行的新手賣家,我一直強調大家要先去深入了解一下這個平臺再進入。
不要道聽途說一些發財致富的故事,就以為這里可以低著頭撿錢。
先自己花幾個月時間去摸索一下市場的情況和平臺的規則,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看看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3、需要的資金變多
現在的亞馬遜,站內廣告、站外推廣、刷單測評、各種服務一大堆。
具體到每一項服務,都是需要資金鋪路的。
以前不需要任何的推廣,產品上線就等于出單。
現在很多產品是推廣用了一大堆,訂單卻沒看到多少增加。
而且隨著競爭的加劇,各種黑科技也是層出不窮。
黑科技的生存,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很多新手賣家在黑科技快要消亡的時候用了它,不但損失了金錢,往往還搭上了自己的店鋪。
所以,亞馬遜在慢慢往重資產的方向在發展,這也是造成亞馬遜越來越難的原因之一。
既然競爭這么激烈,所以賣家在運營的過程中,就一定要注重好運營的細節,不斷去加強自身的學習,以不變應萬變,方能找到突襲之路。
希望上述內容可以帶給你一點點收獲。
(來源:跨境老鳥Mike)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跨境老鳥M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