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因烏克蘭政治危機引發的國際事件紛紛擾擾,讓人看著眼花繚亂。
小編在此先梳理下其基本脈絡是:烏克蘭政治危機引發了克里米亞危機,隨后克里米亞宣布脫離烏克蘭并加入俄羅斯;美歐對俄羅斯實施包括禁發高官簽證在內的各種制裁,俄羅斯對隔靴搔癢式的制裁嗤之以鼻,依然不管不顧地依照自己的方式處理克里米亞問題。為此,大為光火的美歐宣布加強制裁力度。與此同時,美歐、俄羅斯、烏克蘭多方展開了一輪遏制和反遏制的經濟戰。
雨果網從英國廣播公司(BBC)3月20日的報道獲悉,俄羅斯當局接管了俄南部地區利佩茨克的一家烏克蘭糖果廠。該廠隸屬于親西方的烏克蘭富豪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他將于五月份參加烏克蘭總統選舉。有消息報道稱,俄羅斯防爆警察占據了這家名為羅申(Roshen)的工廠,勒令工廠停產,并將所有的工人遣散回家。
與此同時,羅申集團發言人彼得連科表示,俄方于3月14日查封了集團在俄的賬戶。烏克蘭財政部稱,俄羅斯當局沒有出示任何文件證明其有權利占據該工廠的資產并勒令其停產。
去年七月,俄羅斯消費者監督機構禁止羅申牌糖果在俄市場上銷售,聲稱該糖果會造成健康風險。但是一些分析人士稱,俄羅斯此舉的目的是針對該廠老板的親西方政治立場,而不是為了保護俄羅斯巧克力消費者的健康利益。不過,該禁令在11月份被取消了。
羅申糖果廠的老板波羅申科被《福布斯》雜志列為烏克蘭第七大富豪,資產數額超過了13億美元。波羅申科是烏克蘭廣場示威游行的支持者,這場示威最終導致親俄的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下臺。該工廠的關閉正發生在烏俄關系陷入季度緊張的時候,此時克里米亞實施了公投,宣布脫離烏克蘭并加入俄羅斯。
此次危機以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系急劇惡化。除了政治、軍事層面的打擊之外,俄羅斯采取一系列手段遏制烏克蘭的經濟。
雨果網另從烏克蘭獨立新聞社3月21日的報道中獲悉,據烏克蘭對俄食品運輸業者反映,俄羅斯邊境海關已于20日停止為烏方運輸食品的車輛辦理過境手續,也不進行任何檢查。俄烏邊境運輸食品的車輛已排出數公里長。此種情況若長期化,烏克蘭溫室蔬菜生產商尤其是黃瓜生產商將遭受嚴重損失,烏克蘭生產的溫室黃瓜一半以上銷往俄國。烏克蘭專家預測,由于對俄出口暫停,出口轉內銷將導致該國市場黃瓜價格暴跌。
俄羅斯“侵犯”烏克蘭領土的事實已經令美歐大感惱火。不僅如此,俄羅斯不顧美歐警告,依然我行我素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問題,忍無可忍的美歐此時正考慮升級對俄制裁的力度。
另據了解,近日,歐盟針對俄羅斯12個官員實施了制裁,旨在敦促俄羅斯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目前為止,因本次危機而被歐盟制裁的俄羅斯和克里米亞官員的人數上升到33人。制裁措施包括禁發旅行簽證、凍結財產。
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接受德國報紙采訪時稱,俄羅斯應當明白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應當回歸到對話的道路上來。與此同時,在執行“第三階段”的制裁措施之前,歐盟正在評估擴大對俄制裁的潛在影響。歐盟稱,對俄制裁不是對俄羅斯并入克里米亞的懲罰,而是為了阻止俄羅斯繼續進一步干涉烏克蘭。
此外,瑞士已凍結了與俄方進行的關稅同盟自貿區談判。瑞士也有可能對俄進行經濟制裁。瑞方發言人稱,自由貿易協定、俄羅斯市場和關稅同盟市場都很重要,但是不應不惜代價。相關談判只有當局勢穩定后才有望恢復。
與此同時,美國也對普京總統身邊的高官實施了制裁。在20日的講話中,奧巴馬又指,俄羅斯軍隊可能“入侵”烏克蘭南部和東部,進一步激化局勢。為此,他已簽署新的行政命令,下令不僅要對俄羅斯個人實施制裁,還要對俄羅斯關鍵經濟部門實施制裁,這些制裁將重創俄羅斯經濟。
作為報復,俄羅斯也宣布了對美官員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白宮發言人John Boehner和前美國總統候選人麥凱恩議員。
雨果網了解到,一旦各方與俄羅斯展開經濟戰,將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陷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一方面,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等原料對歐出口巨大,尤其是東歐國家對其依賴性很大,保加利亞、立陶宛和捷克等國的天然氣幾乎100%從俄羅斯進口,一旦歐盟對俄實施進口限制,部分東歐國家或陷入能源短缺。另一方面, 歐洲銀行在俄羅斯共有約1560億美元債權,其實三分之一屬于法國金融機構。奧地利奧合國際銀行和裕信銀行(即奧地利銀行)也屬于俄羅斯前15大銀行之一。
此外,歐盟與俄羅斯貿易關系密切,一旦擴大對俄制裁,必然會導致雙邊貿易急劇下滑,同時歐盟在俄的資產也會受到影響。(編輯:吳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