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數據是,基于2019年兩項分別比較“Prime day時段”和“非Prime時段”效果的研究(2020的數據還沒有)。
特定于垂直行業的數據來自客戶在亞馬遜上的“休閑鞋和珠寶”,“健康和家用”以及“家庭和廚房”類別中的1,300多種產品的銷售和廣告活動。非垂直特定數據來自客戶銷售的1,100多種產品的銷售和廣告效果數據。
在兩個數據集中,Prime時段都代表了在2019年7月15日至16日收集的數據。“非Prime時段”代表了Prime周之前的四個星期一和星期二收集的數據。
具體來說,這些“非Prime日”日期是6月17日,18日,24日和25日以及7月1日,2月8日和9日的平均值。最后,該研究中包括的所有產品在“非Prime時段”。
最終得出以下兩個結論:
1. 預計交易量會顯著提高-但(不一定)是每次點擊費用或轉化率
像Prime Day這樣的事件顯然會在亞馬遜上產生大量的流量和銷售額,但是廣告活動的相應增加并不一定會導致每次點擊費用或轉化率以相同的速度增長。
在“服裝鞋類和珠寶”類別中,轉化率保持不變。
盡管廣告支出增長了33%,收入增長了540%。
但Prime Day的廣告每次點擊費用實際上卻下降了5.7%。
當然,這確實因類別而有所不同。
在“健康和家庭”和“家庭和廚房”類別中,每次點擊費用的確以個位數增長,轉化率也會有提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較高的廣告成本與顯著更大的收入增長相吻合-達到數百個百分點。
這些統計數據突顯了運營人員為何應在諸如Prime Day之類的高流量活動期間增加預算。
在這些活動中,通過在關鍵搜索字詞上投放廣告,可以獨特地推動每日銷售額大幅度增長兩位數至三位數,而按每次點擊費用計算的費用增加幅度卻很小。
Prime交易日對賣家來說不是秘密,但從廣告角度來看,競爭明顯增加,但在這些高流量時期,用戶在亞馬遜上購買的“供應量”卻超過了廣告活動。
2. 不是 “不打折就失敗”
在“Prime時段”期間,研究了1100多種產品,其中有超過1100種產品與去年前四個星期一和星期二的平均值相比有94%的收入增長。
但重要的是,雖然打折產品的平均期間收入增幅最大(+ 820%)
但樣本中大約59%的產品在Prime Day期間沒有打折,但平均收入仍增長+ 496%
上面的數據說明了折扣在Prime Day之類的活動中如何幫助產生更高的銷售額,而且這些時期來到亞馬遜的消費者通常都在購物。
盡管他們可能在尋找某些商品的便宜貨,但顯然有相當大的百分比正在購買不打折的產品,并且總體銷量不斷上升。
即應找到“促銷日”或類似秒殺對產品線中的哪些產品合適打折或促銷,以便為其業務產生最佳結果。
在保證銷量最大化的同時,絕對可以考慮保持利潤率。
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策略,例如,對即將淘汰的產品進行打折清理掉,以盡可能快地轉移重心到新產品,或者對新產品進行打折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銷售額,相關性和評論,從而獲得長期的足夠的曝光量。
與賣家交談得知,他們通常會看到采用激進的廣告策略,以求得Prime Day的銷售增幅最大。
賣家也都將其預算和折扣工作集中在特定的戰略產品線上,而不是整個產品線上。
預計在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也是如此。賣家應該根據以上數據進行合適的備戰策略。
希望對大家在一周后的流量高峰有幫助。參考信息:Marking Land(來源:Kris浩)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Kris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