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自1997年5月開始對緬甸實施制裁,此后不斷擴大制裁范圍。這些制裁舉措包括禁止美國公司在緬甸投資、禁止進口所有緬甸產品、凍結一些緬甸金融機構資產、限制緬甸政府官員入境等。在克林頓和小布什政府時期,美國多次加強和延長對緬制裁,還強行在安理會表決緬甸問題決議草案,這使得緬美關系長期處于冰點。然而,自從緬甸進行民主改革以來,美國政府解除了對緬甸的部分制裁,比如經濟方面的制裁,原來美國不允許國際組織去援助緬甸,現在允許世界銀行、IMF等這些國際大型金融組織進入緬甸。
與此同時,美國企業也在加大對緬甸的投資,比如最近美國就將啟動在緬甸的首個電力項目,并將在該國推廣寶潔公司生產的凈水器。此外,美國計劃在一年內兌現給予緬甸單方面進口商品普惠制待遇(GSP)。
雨果網緬甸媒體近日的報道中獲悉,自2011年宣布政體改革后,逐步開放的緬甸市場已成為繼越南之后東盟新的投資熱土。緬甸有著“亞洲最后的投資處女地”之稱,隨著民主改革的不斷深入,美緬兩國之間的關系也進一步緩和,盡管在“人權”、“民主”等敏感話題上還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不妨礙美國對緬甸基礎設施和貿易方面提供各項援助。
據了解,緬甸每年因飲用水不達標造成的兒童腹瀉并死亡人數達到1.2萬名。對此,國國際發展機構(USAID)與P&G公司合作,計劃在緬甸相關地區推廣使用P&G公司生產的凈水器,凈化1億升飲用水。此次援助金額高達200萬美元,具體項目實施由Population Services International執行。
除此之外,美國APR能源公司還與緬甸電力部簽署協議,決定由美國APR能源公司與緬甸Supreme Group of Companies公司合作在曼德勒省膠色鎮附近,利用從中緬油氣管道下載的天然氣,興建一個發電量為100兆瓦的天然氣發電廠項目。報道說,今年一季度后即啟動該項目,預計2015年年底建成并運轉發電。這是自2013年美國開始逐步解除對緬甸的制裁后,美國企業在緬甸電力領域投資的首個項目。
另外,緬甸自1976年開始獲得美國GSP待遇,但美方因緬甸人權問題于1989年取消了此項貿易政策。近日,緬甸工商聯副會長吳貌貌雷透露,美國計劃在一年內兌現給予緬甸單方面進口商品普惠制待遇(GSP)。美國給予最不發達國家GSP待遇涉及的商品種類約5000種,包括水產品、蔬菜、豆類、水果及飲料等。據反應,美國此項政策將有利于外國對緬相關領域投資,但緬甸豆類等產品質量問題將是一個障礙。據統計,2013年緬甸向美國出口商品種類共104種,出口額約3000萬美元
雨果網了解到,緬甸旅游資源豐富,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氣候溫和,自然景色秀麗。以前,緬甸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其文化、風景資源至今保存得相當完好。近年來,緬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開始重視發展旅游業,旅游行業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受經濟發展影響,緬甸要想持續接待大規模游客,還須在旅游配套設施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斷完善。緬甸賓館旅游部一位司長表示,政府主管部門在過去兩個月內批準了166個新建酒店項目,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游客需求。這些項目分布在各主要旅游景點,總房間數超過7800間。經濟學家認為賓館旅游業是緬甸前景最好的投資領域之一。(編輯:何志勇)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