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我國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對外貿易幾乎每4年翻一番。1978—2013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從206億美元增加到4.1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6.4%。盡管喜大普奔,但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指出,我們還需要正視當前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努力實現從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中國從貿易大國成為貿易強國,還需要突破提升附加值、發展服務貿易等“短板”。
雨果網獲悉,2014年國際經濟繼續保持復蘇勢頭,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的復蘇,需求會出現緩慢增長,這對于中國出口有一定的幫助。另外,新興經濟體盡管出現經濟放緩,但基本面還是好的。但如今,全球經濟進入再平衡階段,發達國家將發起更多的出口,例如日本實施安倍經濟學刺激經濟,對中國出口不利。同時,中國出口競爭力正在下降,面臨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等長期壓力。總的來說,全球經濟的回暖會拉動中國出口的增加,但是我國出口企業依舊面臨著創新發展的基礎亟待加強、服務貿易發展比較滯后、貿易體制機制還不完善、外貿發展環境不容樂觀,這四大主要挑戰。
針對2014年中國貿易形勢,總理在早前報告中提出,中國將穩定和完善出口政策,加快通關便利化改革,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實施鼓勵進口政策,增加國內短缺產品進口。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包玲說,商務部將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著力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二是扎實推進“五個優化”和“三項建設”。即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優化國內區域布局,優化經營主體,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優化貿易方式;加快外貿生產基地建設,內外貿結合專業市場、跨境電子商務、國際展會、進口促進等貿易平臺建設和國際營銷網絡建設。
雨果網了解到,有關推動貿易便利化,明年將有兩個有利條件,一是政府轉變職能將有利于推動貿易便利化措施落實;二是落實巴厘島協議有必要繼續推動貿易便利化措施落實。屆時,將會加強通過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準貿易規則相適應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同時還會加快研究推動進出口貿易報關單一窗口建設,從貿易便利化涉及的各個環節減少貿易障礙,降低交易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相對困難,大多沒有配備辦理通關、退稅、融資、收匯、物流等業務的專業人員,辦理出口業務往往通關效率低、資金回籠較慢等問題,國家稅務總局今天發布公告,自2014年4月1日起,中小企業與外商簽訂出口合同后,將自己生產的貨物銷售給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以自營方式出口的貨物,可由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按自營出口的規定申報退(免)稅。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