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幾個月集裝箱在全球的分布都是嚴重不均衡的。
今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出口縮減,集裝箱設備在中國各個港口停滯,運輸停滯加上停航進一步限制了集裝箱設備的流轉(zhuǎn)。集裝箱在中國港口堆積較多,而歐洲則出現(xiàn)集裝箱設備短缺。
如今卻是反過來了,隨著中國復工復產(chǎn),其他國家也逐漸開放恢復生產(chǎn),集裝箱從中國各港口運送到其主要出口目的地,大量的空箱由此在美國、歐洲和澳洲等地積壓,亞洲地區(qū)的集裝箱卻嚴重不足。
馬士基:幾個月來集裝箱一直短缺
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運輸公司馬士基承認,由于太平洋市場火爆,數(shù)月來市場上一直存在集裝箱短缺的問題,尤其是40尺長的大型集裝箱。
在馬士基發(fā)表上述聲明的前一天,該行業(yè)全球最大客戶之一DHL批評航運公司將大量的集裝箱運往太平洋,從美國西海岸創(chuàng)紀錄的高運費中獲利。因此這導致世界其他地區(qū)集裝箱的短缺,例如在主要的亞歐貿(mào)易航線上。
▲DHL:跨太平洋市場的繁榮造成了集裝箱短缺和延誤
馬士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這尤其涉及40英尺HC集裝箱的短缺,這種集裝箱比標準的40英尺集裝箱高1英尺。
“最近幾個月,我們看到市場上集裝箱普遍短缺,特別是40尺的HC集裝箱,這是目前市場上交易最強勁的客戶使用這類集裝箱,由于疫情造成的動蕩導致的全球供應鏈瓶頸,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瘪R士基寫道。
DHL全球貨運代理的海運負責人Dominique von Orelli指出了這個問題,他還表示:“一些海洋承運人目前正在從亞歐貿(mào)航線以及亞洲內(nèi)部航線卸下集裝箱設備,以便在一定范圍內(nèi)將其部署在跨太平洋和拉丁美洲等高收益的航線上?!?
“基于此,我們觀察到亞歐貿(mào)易航線上的集裝箱短缺以及一些地區(qū)的延誤?!?
印度集裝箱短缺致貨物延誤出口
物流公司New Jersey-based Worldwide Logistics表示,集裝箱短缺已蔓延至印度,內(nèi)陸集裝箱倉庫最為嚴重,在港口短缺也很明顯。從孟買和蒙德拉的主要門戶港口到美國東西海岸的大多數(shù)直接和轉(zhuǎn)運服務都受到了影響,來自亞洲轉(zhuǎn)運中心的艙位緊張進一步加劇了轉(zhuǎn)運。
Conbox Logistics首席執(zhí)行官Rakesh Pandit也認為,內(nèi)陸碼頭的集裝箱短缺問題尤其嚴重。他表示:“如果承運商不得不計劃從印度中部和西部的干港運貨,短缺會更嚴重?!?
“某些行業(yè)需要等待一到兩周的時間才能拿到訂單和集裝箱,比如制藥公司,它們要等近兩周才能拿到美國港口的訂單。大理石、大米和其它農(nóng)業(yè)大宗商品等計劃中的貨物也被推遲發(fā)貨?!?
運力不足沒有多余艙位
除了高昂運價外,在太平洋上的這股熱潮還帶來了實際挑戰(zhàn),托運人和物流公司可能要等長達四個星期才能將其集裝箱從亞洲運到北美。
DSV的美國航空與海運業(yè)務首席執(zhí)行官Carsten Trolle解釋說,簡單的預訂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由此需要考慮其他路線和解決方案。
他稱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運力不足。
市場上的問題可以從許多方面追溯到新冠肺炎的暴發(fā)。由于市場預期需求大幅下降,集裝箱班輪公司已從市場上撤出大量運力。然而,事情的結果根本沒有那么糟,但由于航運公司減少了運營船只數(shù)量,這導致了一個異常火爆的集裝箱市場,首先是在太平洋地區(qū)。
以至于Trolle說價格已經(jīng)“失控”。他說:“由于目前船上根本沒有空余艙位,因此延遲了兩三,甚至四個星期。我不能保證集裝箱會運出去,因為現(xiàn)在的集裝箱比艙位多?!?
現(xiàn)在有幾家航運公司正在太平洋地區(qū)重新部署噸位。馬士基在星期一給客戶發(fā)布的最新消息,指出了集裝箱太少的問題,并要求客戶退回空集裝箱。
(來源:搜航網(wǎng)) 以上內(nèi)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wǎng)立場!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