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說,淘寶就是中國的eBay。這種說法不是沒道理,它們兩者之間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C2C 平臺,淘寶和支付寶的關系也雷同于ebay和paypal的關系。但是這兩個平臺之間,也有巨大的差異。
說起eBay和淘寶,就不得不說2003年,eBay中國和淘寶的那場戰役。2002年eBay進入中國,2003年全面收購易趣,當時占有中國線上C2C市場 超過2/3的市場份額,一時風頭無兩。但是此時的中國,線上零售的市場規模總體來說并不大。
同年,在eBay中國最風光的時候,馬云的淘寶網成立了,他用免費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中小型賣家入駐,并且憑著強大的市場推廣能力,擴大了網絡電商市場規模,爭取了很多新用戶,而eBay主要還是保持了原來的用戶。在2005年,淘寶占到C2C市場份額的80%,而eBay的市場份額一直下滑,最后不得不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淘寶用免費這把有利的武器,戰勝了eBay。很多人將eBay的失敗歸咎于它們的死板,不知變通。其實,平臺規則的不同,才是根本原因。對于剛剛起步的淘寶,它們可以根據市場、根據競爭對手隨時調整自己的規則,以保持自己的競爭力。但是對于ebay,平臺規則和商業模式都已經很成熟,要根據對手做出改變,確實難度很大。
eBay 和淘寶平臺規則最大的差異,是他們的商業模式。eBay的收費主要包括了上架費、成交費、paypal費用以及其他的附加費用,其基本費用加起來在交易金額的15%左右。所以在ebay開店,要等到訂單產生,才會向平臺付費。而淘寶是靠收取廣告費,來獲得曝光,產生訂單,所以需要賣家在盈利之前,就向平臺付費。
兩個平臺規則的不同,決定了賣家運營方式的不同。
eBay不收取廣告費,它的排名主要跟賬號表現、銷售表現以及買家滿意度有關,所以在ebay平臺,即使是新賬號,也可以獲得曝光。賣家只要好好優化自己的刊登,跟客戶做好溝通,及時發貨,運營難度并不大。因為ebay的排序里沒有歷史銷量這一選項,而且曝光與歷史排名無關,而與近期銷量等多種因素有關,所以,在ebay平臺,很少出現爆款產品,歷史銷量上幾千就算是特別罕見了。
但是淘寶的刊登數量,比ebay所有站點加起來的還要多,真正有曝光并有銷量的刊登,只有其中很少一部分,絕大部分都是沒有曝光也沒有任何銷量的“僵尸”刊登。在有曝光的刊登中,也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每個品類銷量最高的前幾名刊登,其銷量遠遠超過排名較為靠后的刊登。因此,在淘寶上有很多爆款產品,月銷量上萬的刊登很常見。
據一位淘寶的高管透露,在淘寶平臺上,真正賺錢的賣家只占2%。有20%的賣家,除去運營成本,能夠有較少盈利。而ebay,只要有認真做的賣家,幾乎都是賺錢的,只是利潤,自然是沒法跟淘寶大賣家相比的。
做ebay賣家這么久以來,真心覺得大多數ebay買家是很有耐心和素質的。ebay沒有像阿里旺旺這種與賣家及時溝通的工具,只能給賣家發信息留言,一般要隔天甚至更久才能收到賣家回復。在ebay上,如果要跨國購買商品,可能要等上一個月才能收到貨,丟件更是非常常見。我相信中國的買家大多都是無法忍受這種網購體驗的。要是讓國外的人都體驗一下京東的服務,估計能讓他們欲罷不能吧。
(來源:跨境電商侃姐)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