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外貿的,誰都希望遇到一個好的的供應商。
有一個靠譜的供應商,往往能省不少心。
如果不幸遇到個不靠譜的,那完了,能不拖后腿就能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合作的時候想省事,那前期對供應商的選擇自然就要多費一些功夫。
那到底該怎么選擇優質供應商?
又如何判定一個供應商算是合格的供應商呢?
01.怎樣算是優秀的供應商?
前段時間和學員們聊天說到此事,@Monica666(米課圈ID)整理了一套她自己對供應商的考核標準,我覺得很專業,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其實我選擇供應商,最核心的要素一定要就是三觀匹配。
因為只有三觀匹配才能不出問題,即使出現了問題也可以及時面對和處理。
而我最不能忍受供應商的一個壞習慣,就是供應商的自作主張。
比如有一次,工廠當初給我的樣品側板是平面的,我確認過沒問題,給客戶確認過也沒問題。
結果大貨完成后,側板就突然變成棱形紋路了。
問工廠,得到的回復是他們覺得以前的樣品太普通了,就自作主張改進了產品。
結果如何?
客戶全部拒收了。
你可以改,但是你的每一個改動,都必須要經過客戶確認。
訂單一旦確認后,那所有的細節都不可以改動,哪怕你覺得你的改動是為了優化產品,那也不行。
有的供應商不服氣,說樣品是pvc手柄,環保等級差了一些,所以他們大貨花了很多錢購買tpr材料,就是為了給客戶更好的品質。
抱歉,還是那句話,不可以。
你任何改動,都要按照流程來走,客戶允許了才可以改。
你也可以理解為,要按規矩辦事。
我最害怕那些供應商隨意改動產品,還振振有詞,覺得我們都是傻子,他說的我無法理解,我說的他聽不懂。
所以一定要多溝通,小訂單的磨合也是必須的。
很多老外的做法就是有意在前期設置考驗:
比如報價這個階段,客戶反反復復向你詢價好幾十次,但是也不下單給你,像disney和walmart最喜歡這么干。
這么大費周章是為什么?
看的就是你能不能沉住氣。
如果不能,那將來訂單中如果出現問題,你會不會立刻撂挑子不干?
有些供應商就是這樣很不靠譜的,比如客戶要求做些改動,他們就來一句:
“我的貨就這樣了,你就直說要不要出,愛出不出,大不了取消訂單?!?
buyer面對這種不靠譜的供應商也會瘋掉的,但也只能無奈接受,但是這之后,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下一個訂單了。
而且有的老美按客戶很狡猾,會嚴格保密,不泄漏自己的信息。
舉個例子,假設今天walmart的buyer找到你,下了一個1000美金的小單。
因為你知道這是walmart,你為了將來的長久生意全力配合,所以這一單沒什么問題。
但是如果接下來給你大單,出了問題你不認怎么辦?
所以很多大買家,一開始會故意通過第三方的小公司詢價和下單。
你覺得你是一直在跟一個美國小公司合作,合作了兩三年了,但突然某一天有個大買家聯系了你,直接進入樣品環節。
這個小公司,或許就是大買家的馬甲。
02.現有客戶or經銷商怎么權衡?
一個靠譜的供應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只知道給別人供貨做貼牌,前景也是有限的。
如果能做自有品牌,那對于供應商而言,市場就非常廣闊了。
我有個學員就面臨一個這樣的好機會,但卻陷入了兩難抉擇。
怎么回事?我們來看看她的問題:
冰大你好,剛從印度地推回來,發現我們的產品在印度的市場空間很大,所以接下來我想準備好好布局印度市場。
但現在有個問題,向您請教下。
我們行業在印度有5大制造商,銷售渠道基本是manufacturer-distributor-dealer-sub-dealer/end users.
我們目前在給印度一家上市公司A貼牌,現在另有一家公司B想做我們的經銷商。
這家公司是做我們的上游材料的,實力不錯,他們在美國也有分公司。
我想問的是我們如何在支持A的情況下,和B做自己的品牌推廣?
我很敬重A公司的負責人,像老師一樣敬重。
我覺得A會擔心,我們一旦和B合作,會以同樣的價格甚至以更低的價格給B公司供貨,這些都會對他現有的渠道造成沖擊。
冰大,這種情況該如何權衡呢?
A希望下周我能和他談談我對印度的計劃,A現在也是知道B的。
我的想法是和他開誠布公的溝通看看,再和B做下一步合作計劃。
03.兩頭都不放棄,塑造核心價值
其實,我個人的建議是,A現在是你們主要的制造商,你們目前肯定還是要配合A,給A做貼牌訂單的。
但是你也清楚,做貼牌的出路不多,而且利潤很低。
因為僅僅做貼牌,你是沒有話語權的。
說難聽點,如果客戶找到了比你便宜10%的供應商,說不定在他們磨合之后,就會果斷轉單。
目前你得到了工廠的支持,以工廠的名義去開發客戶,現在看是不錯的。
但這里也有一個隱患,或許有點危言聳聽,但是我還是建議你防范于未然。
比如工廠某一天如果自己聯系到這個客戶,這個客戶又給了很大的訂單誘惑,那工廠會不會主動降價,自己直接跟客戶合作,讓你出局?
也許不會,也許會,我們不知道。
可在我看來,最經不起考驗的,其實就是人性,在利益面前,會變得很薄弱。
你說的另一家印度公司B,實力不錯,在美國有分公司,這種情況下,這個資源是不能放棄的。
所以我覺得你們就要跟B好好談一下了,比如雙方可以深度合作,做一個新品牌。
或者你注冊一個新品牌,屬于你自己,B就可以考慮用你的品牌,又或者你們雙方可以搞一個聯名品牌。
用你自己品牌可以繞開其他大牌的封鎖,以小眾品牌的思路去切一個細分市場。
因為大牌雖然好,但是價格容易有可比性,市場上有太多參照物。
但如果是一個小眾品牌,這個情況就不同了,一下子空間變得很廣闊,操作余地也比較大。
有些客戶就愿意去嘗試一個新品牌,因為這時候他可進可退:
新品牌和他自己的品牌,同時兩條線來銷售,多一個機會不是更好?
萬一新品牌銷售還不錯,這個品牌又在他市場上沒有其他客戶,他就可以趁勢拿下獨家代理,自己吃飽這一塊份額?
只要客戶有這樣的想法,也許就會給你機會,用你的品牌或者跟你做聯名品牌。
換一個角度,這也是你構建自己核心價值和防火墻的重要機會:
一旦你有了自己的品牌,哪怕只有一個小客戶,或者一個小市場開始銷售,你就有了話語權,可以逐步滲透和推廣,做地推會更加容易。
而且未來哪怕工廠這邊談崩了,或者合作出現困難也不怕,因為你是品牌所有者,他無法綁住你。
反而你可以隨意轉單,隨意換供應商。
只要做生意起來,你的話語權就會強過工廠。
很多時候我們不敢得罪客戶,就是因為我們只是給客戶貼牌的,沒話語權。
那如果工廠是給你貼牌的,你就是老大,一切都要配合你的規則來,你就會慢慢變成規則制定者。
而A這個客戶,目前肯定是要全力維護的,不容有失,但是你如果做自有品牌,暫時也不用跟A說明。
因為在萌芽階段,對方如果要扼殺你的獨立發展,他完全做得到,而你為了不能得罪他,也只能放棄。
但是如果將來這個品牌起來了,結果如何?
你就可以待價而沽,代理權給誰,給不同客戶用不同的價格供貨,決定權都在于你。
如今你要跟A談判,談談你對于印度的計劃,我的建議是,聽他的意見。
這時候,你一定要向他表明你所有的方案都在不影響他利益的前提下,你無比尊重他的利益,也無比重視你們之間的良好合作。
所以你的任何市場開拓的行為,都不會影響到他,也不會有價格或者產品沖突?!?
不論A給你拋出什么建議和方案,都暫時不要拒絕。
你只要表示會認真思考和研究,盡快給他答復,等想清楚后,再決定如何走下一步。
B這邊,如果A不主動問起,你就什么都不要說,也不要主動提。
如果A問起,你就春秋筆法,簡單告知,的確目前在溝通中,暫時沒有下文,大家也沒想好,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
不要說太多,容易越描越黑,簡單兩三句話點到就行。
看看A是什么反應,沒反應就最好,如果有反應,那就表忠心,拍馬屁。
對付印度客戶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帶著崇拜的眼神,一直把他吹上天,捧上天,極大滿足他的虛榮心。
他在自己虛榮心驅使下,自然會大方展示他的power,比如給你幾個訂單什么的。
這一招我最喜歡用了,馬屁一直拍,拍到客戶自己都不好意思,訂單都來了。
對付印度人,這是最好的招數。(來源: 毅冰米課)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