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在貿哥的朋友圈和群里看到了一些有關于費用的信息,有賣家朋友說,現在注冊美國商標的費用已經上漲了200刀的,心痛這些都是亮燦燦的銀子啊。關于美國商標的有最新消息:
華盛頓 -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7月2日宣布了一項新規定,要求所有外國注冊商標申請人,注冊人以及商標審判和上訴委員會訴訟的當事人均由獲得執業的律師代理。
該要求適用于所有商標申請人,注冊人和永久合法居住地或主要營業地點在美國境外的當事人。這些申請人,注冊人和當事人必須擁有美國許可的律師代表他們在USPTO處理所有商標事宜。
此外,在USPTO商標事宜之前代表任何人的美國執照律師必須確認他們是活躍的會員,并且能夠提供律師協會信息。
企業依靠美國商標注冊來做出有關其品牌的重要法律決定。為了保持注冊簿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為了所有用戶的利益,USPTO必須擁有適當的工具來強制所有申請人和注冊人遵守,負責知識產權的商務部副部長兼美國專利商標局局長安德烈·伊安庫表示:這條規則是打擊欺詐性提交的重要一步,此新商標規則的生效日期為2019年8月3日。
“數十年來,全球許多其他國家都有這種要求,”美國專利商標局商標專員Mary Boney Denison說。“我們相信這條新規則將有助于提高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的文件的質量。”
以上是來自于網絡的一則消息,而對于賣家來說,有個自己的商標還是有必要的,雖然有了商標還談不上就是品牌,但這是成為品牌的第一步,并且現在很多平臺都在提倡的是品牌出海,所以商標費用的上漲,也是跨境電商賣家運營中成本上漲的一個小部分。
講跨境電商運營成本中,可以分成以下幾個大部分:
這一部分主要包括生產出產品來的所有費用,這一部分最為關鍵,選品功力的體現,一款好產品可以救活一家公司。
自從去年到今年,有不少的工廠在說招不到員工,尤其是那種比較密集的工種,比如像包包廠之類,其實與其說招不到人,還不如說招不起人,現在的人工費用有多高,做過工廠的朋友應該最為清楚的了。
上次去龍崗看工廠的時候,路過一條專門為企業招普工,鐘點工,臨時工的街,冷冷清清的,那些店主說今年以來冷清了不少,并且現在的工價已經不低了,一個臨時的普工一個小時是22左右,還有一些高達35一小時的,雖然標價已經不低,但還是招不到能做事有些經驗的員工的。
人工費用的上漲,原材料的上漲等問題,讓不少的工廠已經到了不得不轉型的時刻了。
反過來,也給跨境電商賣家,貿易商帶來成本的上漲,轉嫁到了產品的價格上去,而有自己的工廠,或者有強大的供應鏈體系的賣家將是最后的贏家,也正如貿哥經常講的跨境電商最終拼的是供應鏈。
產品上的成本,能解決的只有自己多走工廠,多找一些有優勢有實力的工廠來合作,好的供應商能讓賣家省一萬個心以上。
國際物流是跨境電商運營中,成本的重頭戲,畢竟要運到國外去,時效和運費一直困擾著賣家朋友們。
選擇一家好的物流服務商也是很重要,貨物的安全問題,貨物的運輸時間問題,還有運費的高低成本問題。
有些賣家會說,運費差一點點沒關系,其實差一點點關系還是很大的,尤其那些大賣們,優化一下物流,省下的成本都可以請好幾個牛逼的運營高手了。
有些賣家特別關注平臺上的成交費用,這一點我覺得是最不需要關心的,賣得多才收得多,你怕被平臺收得太多,難道你不想多賣點嗎?
另外,在平臺上的運營成本最大的部分還是這兩點,一個就是把活動的費用,有時報名了活動,并且還要打了很低的折扣,除了說好聽的引流之外,報活動都是在為平臺貢獻GDP的。另一個費用是關鍵,也可以說是衡量運營專員水平的高低的核心,那就是CPC廣告。
如果一個點擊上到了10刀,你看著是不是心里在滴血呢?ROI有多少,每個類目不同,第個運營專員的結果也不同,這一筆成本有賣家給自己的運營定在20%,這個投入不少吧?做100W投20W在廣告上,這些也是亮燦燦的銀子啊,成本有多高,賣家朋友心內有數的,搞跨境電商,做亞馬遜,說好聽是自己在創業,講直接點還真的是在為世界首富打工。
昨天在朋友圈里發了一條帖子說,有一個做服裝的朋友,50元成本的衣服,賣150元,最終他也只賺10元!有不少朋友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也有不相信的,但現在的電商有些賣家就還真的在虧本做著,為了什么,你們知道嗎?
除了以上這些明擺著的成本之外,跨境電商中的成本還有一些不可測的,但也必須考慮到的隱形成本,比如:
1、那一天你的貨被海關扣了。
2、你的貨物在國外遇到大暴雪延誤,老外客戶不要了。
3、你海外倉里的產品賣不出去了,運回來還是直接銷毀等。
還有你的產品有一天被同行用黑科技黑了等等。。。
這些都是跨境電商行業中常有事情,也是成本中常常被遺忘的地方。
跨境電商前方不易,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