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來自中國、沙特、阿聯酋、埃及等十余個國家共計438家企業參與了第30屆沙特吉達國際貿易博覽會,一萬五千名專業觀眾到現場參觀并進行相關業務洽談,現場成交額1457萬美金,意向成交額8413萬美金。
在來自中國的跨境電商供應鏈占據80%以上市場份額的情況下,沙特的線下B2B貿易依然充滿機會。
一、 沙特是中東最大、最有潛力的市場
沙特是世界上石油儲量和產量第一的國家,人口約3294萬。2017 年沙特國內生產總值6785億美元,人均 GDP 達 20957美元。
此外,沙特還是中東最大的終端消費市場。
在中東進口商品中,高達60%的商品在沙特進行終端消費,且在2017年全球零售貿易指數排名,沙特排第11位。
2018年上半年,沙特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4%,非石油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沙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結構性改革措施將進一步改善沙特中長期經濟增長預期,預測2019年的實際GDP將達到2.3%。
雖然沙特是石油大國,經濟實力強,但大到工業設備小到日用吃穿都依賴進口。目前沙特主要進口建材及工程機械、消費電子、日用消費品、紡織、食品、機械設備和家具產品等。
二、 中國已成沙特最大貿易伙伴,中沙經濟互補性強
中國與沙特在經貿領域互補性強。沙特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石油進口的第一大來源國,對中國能源穩定供給有重要作用。
沙特商投部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是沙特第一大貿易伙伴,2018年兩國貿易額達614億美元,同比增長32%,占沙特同期外貿總量的17%。其中,沙特對中國出口原油和非油產品金額分別同比增長51%和56%,沙方貿易順差169億美元,同比增長210.8%。
從貿易結構看,沙特對中國出口前五大產品分別是原油、有機化工產品、塑料及其制成品、金屬礦石、海產品;自華進口前五大產品分別是電器設備及其零部件、機械設備及其零部件、船舶、家具、鋼鐵。
中國商品在沙特市場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中國的商品不僅質量好,且對比歐美市場,中國商品在價格方面也有很大優勢,沙特市場更青睞中國商品。
三、沙特推行“2030愿景”計劃,大興土木建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為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沙特推出“2030愿景”計劃,加大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努力擴大非石油生產,發展非石油采礦和輕工業,同時重視發展農業。沙特經濟正出于改革開放窗口期。
在沙特“2030愿景”計劃下,沙特的商業環境也在改善。沙特逐步取消傳統制度對本土企業的過度保護,從而進一步改善對外資投資環境。中國商業企業能在沙特得到更優越的政策和經濟投資環境。
2017年3月,沙特國王訪問中國期間,倡議在"沙特2030愿景"與中國的"一帶一路"之間建立對接。習近平主席回應,中方愿同包括中東國家在內的沿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支持沙特實現"2030愿景"計劃。
2019年12月18日-12月20日,第31屆沙特吉達國際貿易展暨第六屆中國(沙特)商品智造展將在吉達舉行。預計約600家優質參展商,16000專業觀眾將參展,展出面積達20000平方米,設有建材展區、工業及機械設備展區、消費類電子及家電展區、日用消費品展區、食品及設備展區、汽車配件及裝飾用品展區等,類似國內廣交會分區。
注:展會屬于國家商務部列項,擁有重點展會專項資金支持,展后可申報重點展會補貼,部分地區可享受展位“全額補貼”、“貨運補貼”。(來源: ePanda出海中東)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