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移動電商市場風頭正勁,數據支持54%的在線銷售額來自移動端。數據機構Contentsquare研究也顯示,消費者越來越多地將移動端作為在線購物的首選渠道。但在其背后,轉化率卻僅僅達到2%,這一數字未免太過凄涼。那么為何有如此多的玩家錯過了移動端的巨大潛力呢?
答案是缺乏優化。
Contentsquare的數據顯示,移動端的消費者們有著強烈的購物意愿,但不佳的購物體驗往往導致消費者中途“下車”。據了解,非購物情況下用戶平均在PC端花費6分鐘瀏覽6個頁面,在移動端花費3分鐘瀏覽5個頁面。而在抱有購物意圖的情況下,用戶平均在PC端花費24分鐘瀏覽28個頁面,在移動端花費21分鐘瀏覽26個頁面。
雖然PC端用戶和移動用戶在旅程結束時表現出類似的用戶行為,但無購買意圖的用戶在移動設備的訪問時間明顯短于PC端。數據顯示,用戶在購買情況下的訪問時間(3分鐘)遠低于非購買用戶的時間(8分鐘),并且只有50%的消費者在登錄產品頁面后堅持完成訪問旅程。
與此同時,整個購買旅程的最后一步成為移動端的轉化難題。據悉,移動端的購物車轉化率僅為16.5%,大幅低于PC端的32.2%。這意味著超過80%的移動端用戶沒有完成購買。
此外,在賬單結算頁面沒有完成購買的消費者較完成購買的消費者在頁面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并且更愿和站點進行交互。據悉,未購買人群的活動率比購買人群高33%。
許多品牌對消費者的移動端訪問過程感到疑惑, Google和Adobe Analytics這樣的傳統工具或許能為你解惑,了解消費者在哪些頁面上瀏覽體驗不佳。
大量迫使用戶必須輸入信息才能繼續跳轉瀏覽網頁的表單是移動端客戶放棄訪問的常見原因之一。建議賣家借助Contentsquare 這樣的用戶體驗分析工具,查看頁面數據指標,了解用戶反復點擊的表單。
研究還顯示,表現最佳的登陸頁面通常和流量來源有關。對于電郵渠道而言,消費者更多地點擊能夠引起其興趣的特定產品或優惠。對搜索渠道而言,消費者更多地登陸類別頁面,以便高效地瀏覽。
Contentsqaure的消費者購物旅程分析顯示,來自移動端電子郵件并登陸產品頁面的訪問者更有可能繼續瀏覽(退出率僅為8%)其他產品。
(登陸產品頁面的瀏覽器停留時間更長)
值得注意的是,超過80%來自移動電郵的訪客在登陸后立即退出。
品牌應該鼓勵瀏覽行為,因為用戶可能無法在瀏覽后立刻購買,但會到實體店或在發薪日之后購買。如果品牌能夠吸引消費者持續訪問站點,那么將極大增強品牌影響力。
(編譯/雨果網 郭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