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貿易環境的加劇引發各界關注,從2018年3月起,美國方面先后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340億美元、160億美元甚至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于此同時,美國海關也或將加強對進口貨物的審查。
貿易環境復雜多變,出口物流緊迫感愈發強烈
據多位賣家向雨果網反應稱,就當前貿易環境來看,從中國郵寄至美國的包裹相較之前被美國海關查扣幾率有所增加,即便包裹里面均是正常的低價值貨物,也面臨被海關扣留風險,少則3-5天,多則30天。
據悉,美國海關要求每個收件人每天只能進口一票價值低于800美元的免稅快件,實際上在同一天內往往不止一票相同亞馬遜倉庫的貨物到達美國海關,倘若海關查到快件與該規定不符,則直接被退運或被扣件。
而除了清關時效被延長以外,當前貿易環境引起的貿易壁壘,導致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上漲、出口成本增加、出口量下降等,無疑對跨境物流影響深遠。在這樣的局勢下,不少中國出口企業紛紛將貨物提前運抵美國,以避免美國接下來可能實施的加稅之舉。
然而,在新的解決方案之前,新的困惑接踵而至。據業內人士透露:“賣家如果提前將貨物運往美國,產品在沒有真正銷售之前是需要先運輸美國倉庫,這就導致賣家們因無法提供一個在美國進口商資質,亦無法完成清關最終導致貨物被退回中國,而即便有辦法完成報關流程,這對于中國出口企業而言無異于增加了不小的一筆費用,且手續繁瑣。”
跨境電商賣家產品出口切忌抱有僥幸心理
跌宕起伏的2018年,跨境電商賣家不僅要面臨平臺政策嚴考,跨境物流不可抗力影響,甚至在當前貿易環境強壓之下,跨境物流派件成本急劇上升,清關困境更是難以逾越。如何幫助賣家掃除旺季物流陰霾?
雨果網了解到,當前不少賣家都選擇了DHL渠道為自己的貨物保駕護航。一方面,高效穩定的轉運效率可以提升客戶的資金周轉率;另一方面,通關模式下,可以降低空派包稅渠道的各種隱性附加收費陷阱,甚至還能避免由此產生的對平臺注冊店鋪由于貨物短缺或不能及時填補庫存,被迫下架等影響。
而在針對當下清關時效被延長難題面前,DHL早在3年前就曾推出DTP(Duty & Tax Paid)關稅預付服務,即便是現階段受到美國海關SECTION321影響下,DHL也一如既往地為客戶帶來高效的DTP服務、標準合規的發票制作指引,以及提醒客戶提供準確的清關人信息,從而迅速地幫助客戶解決美國進口申報、征稅、查驗等環節重重關卡。
值得一提的是,DHL目前還擁有自己的快件清關系統,該系統已經和各個國家海關對接。在航班起飛前,目的地海關就已經接收到來自于DHL的每個快件詳細信息;另外,DHL通過自動操作方式,將貨物完整信息包括品名、數量、貨值等都十分完備傳輸海關,海關即可高效利用這套系統對貨物進行電子申報及數據管理,即便快件的數據再多,也不會影響到海關的清關效率,賣家們更無需擔心因產品信息不全面導致清關被延誤的情況發生。
此外,區別于普通的船運公司,因船艙有限導致的二次報關、交貨延期、客戶索賠或丟包現象屢見不鮮。與其不同的是,DHL帶來的倉位保障計劃(QPP),在其良好運作下,突出運力。即便倉位緊張的情況下,DHL也可通過“倉位保障計劃”,利用大數據分析,確保貨物轉運。
“但凡經由DHL報關快件查驗率均處于行業低水平,尤其在海外買家對快遞時效高要求下,海關更是給予DHL國際快遞簡便申報方式及優先權。”DHL國際快遞負責人如此說道。
如何幫助賣家掃除旺季物流陰霾?DHL>>
(文/雨果網 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