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個童鞋在微博上私信我,說他畢業五年了,在一家只有短短3年外貿歷史的工廠工作,任職外貿部銷售經理。最近他的上司突然辭職,老板找他談了一次話,想提升他為外貿部銷售總監。欣喜之余,內心難免也有些忐忑,畢竟他從來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于是跑來問我。我說,每家公司都有其特殊情況,但總的來說,你應該先從這幾方面入手。
新任一個崗位,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做起,聰明的做法是暫時什么都不要做,先理清目前公司內部的現狀,例如:
一是銷售情況。
明確當前的總體銷售業績是屬于開拓期、發展期,穩定期,還是下滑期;客戶的主要來源是哪些市場,該市場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不同客戶對于業績、利潤、現金流各自的貢獻比例如何;未來一年現有客戶的預計訂單情況;銷售業績主要來自哪些產品型號,當前的產品是否足夠支撐起預期銷售,是否需要開發新產品等等。
二是人事情況。
目前的團隊是否足夠應付未來的發展,有無明星銷售,有無害群之馬,有無黃馬褂,有無不服從的下屬,有無裁員或新招聘的需要,有無崗位調整的需要等等。
三是歷史遺留問題。
上一任總監辭職的原因是什么,有無歷史遺留問題以及是否有辦法解決。
四是老板的期望。
老板對新任總監的期望是進取還是穩定,是救火還是改革,是否已經授權讓你放手去干。
理清了這些之后,我們再來明確外貿總監究竟是干什么的。
在中小型企業中,外貿總監基本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這時候的角色定位已經不再是運動員而是教練,所以如果再像從前一樣傻傻地廝殺在一線是不可取。外貿總監,基本上干的是這個:
1) 銷售目標的確認。
2) 銷售戰略和策略的制訂。
3) 外貿團隊的培訓、帶領和管理。
4) 分配方案、獎懲方案的制訂。
5) 擔任老板和下屬的溝通橋梁,擔任外貿團隊和兄弟部門的協調工具。
下面,我將對這些工作進行詳細闡述:
1.銷售目標的確認。
1) 銷售目標的確認必須基于現實情況,不可盲目屈從老板。假如過往三年的業績分別是500萬、800萬、1200萬,你基本可以確認接下來撐死做2000萬,假如老板跟你說要做4000萬,要勇敢地say no,即使上一任總監就是因為老板要求4000萬而離職也是如此。
2) 銷售目標必須和分配方案掛鉤,一個只是存在于口頭上的目標,沒有任何的意義。
3) 銷售目標必須細分,但又不能太細分,你說把目標分解到每個月還能接受,要分解到每星期每一天就有點傻了,畢竟咱不是做淘寶,也不是做保險,哪有可能每天都有客戶下單。
2.銷售戰略和策略的制訂。
要實現這個銷售目標,未來我們應該怎樣做,例如:
1)“抓大放小”還是“抓小放大”?重點跟進大客戶還是大小通殺?銷售目標有多少必須靠新客戶來實現?是追求利潤還是追求數量?這些都將是未來工作的主基調。這個主基調,在確認之后最好不要輕易改變,否則會讓員工難以適從。
2) 不同市場、不同客戶應該區別對待。假設歐洲,是一個已經做爛掉的市場,同行們都在殺低價,但能給公司帶來可觀的訂單數量,那么在這個市場上強求利潤就是不現實的事情,而應該在利潤追求放在其他市場,并在所有市場實現量、利的平衡。假設A客戶,又有數量又有利潤又忠誠,那這個客戶就應該重點扶持,在貨期上、質量上、技術上和服務上給予最大的支持;而B客戶,只是一個看重低價的客戶,這樣的客戶就算你服務再好,也不會讓對方產生那么一絲絲的感動,那么只要你能維持價格的競爭力就足夠了。
3) 產品和目標市場、目標客戶的定位要明確。假如你公司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價格,那么就朝著“價格屠夫”這條道路堅定地走下去;假如你公司看重的是服務,那么就要立志成為外貿業的“海底撈”;假如你公司最強大的是質量,那么寧愿免費送樣讓客戶體驗高質量,也不要把自己的價格做賤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家公司是質量又高,設計又好,服務超群,還價格便宜的,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通吃所有市場的所有客戶。
3.外貿團隊的培訓、帶領和管理。
我聽過不少故事,說的都是公司沒有培訓,內部惡性競爭,甚至還有經理搶業務員客戶之類的情況,這些都是必須杜絕的。
1) 人再少,也必須劃分市場。
即使你的團隊只有2-3個人,寧可以大洲來劃分市場,也不宜每個人都是全球開拓。如此,一來不會產生利益沖突;二來市場本來就需要深耕細作;三來從長遠看,人類都是趨利避害的生物,沒有市場劃分的話,所有人都會蜂擁去開發容易出單的市場,那么一旦這個市場發生問題,而你又只有這個市場有訂單的話,那傷害將是致命的。
2) 崗位設置要明確。
從上到下,總監、經理、主管、業務,每個人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都必須有明確的劃分,相互之間需要是一個協作的關系,而不是惡性競爭的立場。例如,經理主要跟進核心客戶,并帶領主管進步;主管主要跟進二、三線客戶,并培訓業務員;業務員或者協助跟進上司的訂單,或者在上司指導下開拓市場。而作為總監,即使業務員做錯了事,你也不能把他叫進辦公室里罵。你該罵的是經理或者主管。
3) 要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
我見過太多的外貿業務,說一句“your price is high”就手足無措,且不說報價表做得一塌糊涂,連郵件都寫得亂七八糟。借用一位網友說的“很多外貿業務員都是從學校學商務英語畢業的,很多教師都從來沒有做過生意,沒經過商,所以教出來的學生嚴重缺乏業務知識。公司和工廠都太注重個人的英語等級,而忽略了業務素質。非常重要的一項,很多外貿新手根本不懂得銷售”。
我想說不止新手業務員,連一些工作了好多年的老業務,都根本不懂得做銷售,甚至連誠信這一最基本的素質都不具備。所以,逐步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推廣互利分享的內部溝通交流體系,是一項需要長期努力的工作。
4.分配方案、獎懲方案的制訂。
利益驅動是非常有利的武器,假如你規定訂單高利潤有高提成,業務們自然不會輕易做低價格;假如你規定跨區域開拓客戶無提成,業務們自然不會串到其他市場;假如你規定屬下開發新客戶,上司一樣有提成,上司們自然會用心去教導下屬。
1)要公平,更要公正。多勞多得,不勞不得,不能有吃大鍋飯的情況出現。
2)三個人,干五個人的活,拿四個人的工資,老板開心,員工也happy。
3)分配方案需要跟銷售目標、利潤、庫存、超期款等所有你需要考核的指標掛鉤。
4)正激勵比負激勵更值得考慮。例如出貨前T/T給予獎勵,沒庫存沒超期款給予獎勵,高利潤的話抽成可增加幾個百分點,超目標完成給予獎勵。這些獎勵好過有庫存、有超期款扣錢,利潤不達標不給提成,目標沒完成扣錢等等更有效。
5)扣罰要適度。例如遲到扣錢吧,你要扣10塊,他就敢一下子300塊甩你桌面說“包月了”;你要扣500塊,沒人信你會真扣得下手,連你自己都不會信;哪天你自己遲到的話也覺得心疼;扣個50、100的,然后說扣下來的錢請大家吃飯啥的,就算適度了。
5.總監是橋梁,也是潤滑劑。
1) 老板的意志,總監負責往下傳遞;員工的心聲,總監負責往上傳達。但有時候必須做適當的過濾,例如老板的壓力,你就不能100%往下轉移,自己總得吸收一部分,因為你是總監,其他人的抗壓能力,和你沒法比。
2) 訂單不僅僅發生在銷售部門,和其他兄弟部門,例如技術、生產、財務、物流等的溝通協調,很多時候是需要你出面的。例如,你手下一個主管和人家財務經理說半天,可能還頂不上你一個電話。這些工作不能省,創造一個優良的工作環境,減少內耗,是一位銷售總監的本職工作。
以上是我所能想到的一位外貿總監要做的事情。
“暫時想到的就是這些了吧!你先琢磨一下看看哪些適用于你們公司的具體情況。”我對這位童鞋說。
“好多,雖然還不怎么懂,但看上去好厲害的樣子。我得好好想想,哥你能再跟我說多點不?”他說。
“貪心了吧,你!要不把你的總監工資給我,我幫你干這個活咋樣?哈哈……好好干吧,小伙子!祝你在新崗位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