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SAP(德國軟件公司)的一份新報告顯示,與歐洲和北美相比,澳大利亞人的購物車放棄率更高。
SAP的消費者傾向研究(Consumer Propensity Study)對全球24個市場的2萬名消費者(包括澳大利亞的1000名消費者)進行了調查,發現57%的澳大利亞受訪者有時或者總是會放棄購物車,而歐洲受訪者和北美受訪者的購物車放棄率分別為41%和47%。
購物車放棄率因商品類別而異,67%的澳大利亞受訪者表示,在購買時尚物品時,他們有時或者總是放棄購物車,而65%的人表示,在購買家具時他們會放棄購物車。
運費高、交貨時間長和缺貨是澳大利亞受訪者放棄購物車的一些原因,不過近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使用購物車來與其他品牌和網站比較價格,這表明與簡單地消除結賬過程中的“摩擦(人為地在設計中創造摩擦或阻力來阻止用戶達成目標)”相比,解決購物車放棄問題更為復雜。
實際上,調查發現,53%的澳大利亞受訪者表示,折扣和促銷活動會成功促使他們購買,這對零售商來說是把雙刃劍。
ANZ(澳新銀行)執行總經理科特?特雷勒(Scott Treller)就顧客體驗表示,打折并不是推動銷售的“可持續長期戰略”,但是顧客對個性化購物體驗的高度渴望會是一個銷售突破口。即便是以全價銷售,零售商也可以通過提供有針對性的推薦來推動銷售。
特雷勒告訴外媒:“如果我是一位時尚零售商,那種量身定制的促銷活動才是我想要的?!?
根據特雷勒的看法,調查所傳達的關鍵信息是,零售商需要關注于電商網站的基本功能方面,因為相當多的澳大利亞受訪者表示,他們想要相對簡單的網上購物功能。
消費者對便捷退換貨服務、檢查價格和產品規格的比較工具、以及可以試用和購買的線下實體店需求,要高于聊天機器人或24/7(7天24小時在線)的客戶服務以及虛擬/增強現實技術。
特雷勒表示,零售商需要利用消費者數據來提供這些服務。他說:“來自網上購物者的數據才具有真正的價值,零售商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創造出更令人嘆服的購物體驗。”
(編譯/雨果網 陳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