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7月16日至7月17日這36個小時內舉辦的亞馬遜Prime Day活動,很有可能會妨礙到許多不參加Prime Day的零售商的電商交付,而不僅僅是亞馬遜站上的零售商。
亞馬遜對消費者有巨大的吸引力。Prime Day活動期間,亞馬遜的全球交易將會超過100多萬筆,Prime Day對于亞馬遜和平臺賣家來說,無疑是個大日子。但同時它也是對亞馬遜物流的一項巨大考驗。亞馬遜最近宣布推出一項名為“快遞服務合作伙伴”(Delivery Service Partners)新項目,鼓勵小型快遞公司為亞馬遜提供專門的物流服務。
從最近幾年來看,亞馬遜單憑自家的配送能力想在高峰期間處理所有包裹已經行不通了。亞馬遜站內商品的交貨日期將會延遲,延遲交貨的商品也包括沒參加Prime Day活動的商品訂單。
比如在英國,屆時物流如果超負荷,亞馬遜將會啟用他們的物流合作商,比如歐洲第二大包裹快遞運營商 DPD集團、英國快遞巨頭myHermes、英國航運服務公司Yodel和英國皇家郵政Royal Mail等。不過這些不是亞馬遜的物流首選,因為亞馬遜希望通過自己的運營商完全控制交付體驗。
亞馬遜超負荷的物流意味著,其他快遞公司也會非常忙碌。即便亞馬遜接受部分商品的交貨會延遲、違背配送承諾這一事實,零售商和平臺賣家也可能會因為亞馬遜帶來的物流擁堵,而導致發貨延遲。
亞馬遜可能對平臺賣家的銷量做出了相當準確的預估,但像Prime Day這種促銷活動要么低效,要么大獲成功,不好預估。亞馬遜的歷史表明,此次的Prime Day活動又將創下新的銷售記錄。如果此次會員日的活動大獲成功,那么他們就會給物流運營商施加壓力,要求他們為更多的訂單配送,但有時候,物流公司可以否定這項“合理的”要求。
如果物流商承受太多訂單,后果就是無法將商品按時送達,就會設法限制其他賣家客戶的包裹,這些客戶就會轉頭求助于其他的備用物流商,從而在整個行業造成連鎖效應——所有商品的物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上述情況要是發生了,將會在 Prime Day 這個重大活動上,影響美國地區和其他地區的每一位線上零售商。
(編譯/雨果網 劉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