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亞電商市場被喻為“下一個金礦”,近幾年東南亞地區的電商市場增長率超過了20%,其市場發展潛力引得各企業動作頻頻,阿里巴巴、騰訊以及亞馬遜等巨頭都加大了對東南亞電商市場的投資,意圖占據重要市場份額。
而作為東南亞人口第二大國家,菲律賓電商市場的增長率卻落后于它的鄰國。根據ResearchAndMarkets的數據顯示,菲律賓的電商銷售額在東南亞國家中是最低。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這個國家的電商市場的發展,來自菲律賓的June Concepaon和Lovelle Garcla為我們揭開了謎底。
網速太低,限制了人們的網購熱情
“要上網對菲律賓人來說非常困難。菲律賓的網速非常爛,即使是在首都馬尼拉,”June說道。
根據網速測試工具Speedtest的2017年數據顯示,菲律賓的移動網速在122個國家中排名第100位,寬帶網速在133個國家中排在第94;移動網絡的下載和上傳速度分別為10.29 Mbps和5.29 Mbps,寬帶網絡的下載和上傳速度分別為12.43 Mbps和10.37 Mbps。另外根據Akamai的排名,在74個國家中,菲律賓移動網速排名第45,寬帶網速排在第64。
不論如何,菲律賓當地的網速仍低于全球平均值是不爭的事實,網速過低極大地限制了菲律賓消費者的網購熱情,遏制了潛在消費者數量的增長。
除此之外,菲律賓網購消費者還要面對配送時間長的問題。物流向來是東南亞國家發展電商行業所面臨的痛點之一,菲律賓也不例外。據Lovelle的反饋稱,“網購的商品要一周才能送達,”非常耗時。
Lovelle還表示,在菲律賓網購必須支付VAT稅。“比如我在網上買了一雙鞋子,我需要支付12%的VAT稅。”
據了解,為了解決電商發展所帶來的稅務問題,菲律賓稅務局發布了稅務備忘錄No. 55-2013,規定電商賣家必須在稅務局登記注冊,和實體店一樣都需要支付12%的VAT稅。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消費者從國外網站購買,仍然需要支付12%的VAT稅。
社媒和C2C電商都很熱門
雖然菲律賓消費者網購要面臨網速低、配送慢等諸多問題,但大勢所趨之下,菲律賓電商市場仍然在不斷增長。目前菲律賓的網購消費者數量為3775萬,預計到2022年將再增加1802萬。
Lazada目前在菲律賓電商市場處于主導地位,截至今年3月,Lazada的月流量達6780萬。Lovelle稱 ,她是Lazada的常客,經常在平臺上購買服裝、化妝品等產品。其他知名電商平臺還包括Shopee、Zalora、eBay和Kinstore等。C2C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電商在菲律賓也非常受歡迎,比如OLX和Facebook,Lovelle表示很多人會在這兩個平臺上出售商品。
與Lovelle活躍在網購市場不同,June并不熱衷網購,“因為我比較擔心上當受騙,而且也希望在購買前了解和觸摸到商品。”但June會在阿里巴巴國際站進行采購,她擁有一家印刷公司,曾在阿里巴巴國際站上采購過印刷機器。
“整個采購過程都非常流暢,就是商品售后存在一些問題,機器壞了我們只能自己解決,”June說道。
(文/雨果網 張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