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123rf.com.cn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報道中了解到,中國游客一直是日本零售商眼中的“寶”。
2016年6月到9月,中國游客仍然是日本最大的買家,每位中國游客花費近227821日元(約2199美元)。過去一年來,中國游客“爆買”狂潮已經消退,總消費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9%。
“爆買”狂潮的消退是因為日元的強勁、中國對游客購買的產品征收進口稅以及中國經濟的衰退。
現在,日本零售商正改變它們的策略,以更好地瞄準購物習慣改變的中國游客,現在這些中國游客購買的產品已經從奢侈品及電子產品,轉移到化妝品、家居產品和文化體驗上。
零售咨詢公司JLL Japan主管Zina Zhang表示,中長期市場前景很有挑戰性,零售商需要具有創造力才能提高營收。
就像游覽其他國家一樣,中國游客率先考慮的是體驗日本獨特的文化。
Zhang表示:“中國游客選擇在文化體驗上消費,而不是產品,如參加節日活動、泡溫泉、試穿和服。中國游客越來越不“爆買”產品,許多中國游客都轉而購買食品和休閑產品了。”
日本各地區也希望從中國多次赴日的游客中獲利,引誘他們遠離中心區域,參觀日本鄉下的神社和廟宇。
這些因素給日本大都會零售商帶來了挑戰,這些零售商已經習慣中國游客瘋狂購物的習慣。
Zhang表示,截止今年9月的一年里,中國赴日游客數量達500萬,日本零售商將繼續瞄準這一消費群,改變它們的銷售計劃。
例如,日本免稅零售商Laox在2017年營收估值從1500億日元下降到900億日元后,它決定專注娛樂領域和日料店。
日本零售商還要和旅游企業建立好關系,重新獲得中國游客購物市場,JLL亞太地區零售選址主管Kevin Tranbarger表示。
他說:“零售商需要在游客旅行前與旅行社交流好,因為中國游客通常在出發前就計劃好了旅游行程,因此零售商需要確認游客會在哪里逗留。”
盡管現在有很多游客會自己游覽日本文化遺址,但Tranbarger表示,現在中國跟團游客市場也很大。他說:“不同的旅行社、不同的導游手下有不同富裕程度、質量的游客,這些旅行社和導游有偏好的路線和合作零售商,但市場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雖然中國消費者在日本實體店的花費下降了,但是他們對日本制造的高質量產品需求仍然很高。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預計,到2019年,中國消費者通過電商渠道購買的日本產品價值將達到2.34萬億日元,超過2015年的三倍。
許多日本零售商不斷增加電商比重,它很可能成為日本零售商營收的新來源,Zhang表示。她說:“中國赴日游客回國后,網上購買日本化妝品、食品、家居產品等成了一種趨勢,這鼓勵了日本零售商加強電商業務,并在中國本地市場中,吸引中國消費者消費。”
亞馬遜日本站最近推出了中文版網站,想要撼動阿里巴巴在中國的主導地位,直郵中國大陸還提供運費折扣。
日本連鎖藥店松本清藥妝店表示要提高消費者研究水平,更好地營銷產品給消費者。同時,Zhang表示,經歷了銷售額大幅下降的日本百貨商店高島屋,正考慮為中國消費者開啟電商業務。
這些舉措都是中國游客“爆買”狂潮消退后,日本零售商做出的改變。不管是通過擴張到其他行業,或是與旅行社搞好關系,事先了解中國游客旅游路線,還是建立中國消費者友好型的電商平臺,日本零售商都在努力讓中國消費者再次打開錢包,不管是實體店還是網上。(編譯/雨果網 方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