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公報》日前報道,在埃及,由于當前糟糕的經濟現狀,二手產品市場現在變得無處不在。二手市場里的產品,不僅吸引窮人,甚至連中產階層、富有者都經常出入二手商品市場。
雨果網從該報道中獲悉,開羅的Wekalet el-Balah 和 Souq el-Gomaa是窮人光顧的二手產品市場。這兩個市場的另一邊,被稱為“El-barghout”或者“開羅家庭市場”的地方則是高端人士經常光顧的地方。
Souq el-Gomaa(星期五市場),顧名思義,因為它每星期五才開業。這個市場坐落在開羅市舊城區的Imam Shafia 和 Sayyeda Aisha之間的區域,是最古老的市場之一,從衣服、家具、電器設備到寵物各種東西,在那里一應俱全。
“二手市場在我們國家是新鮮事物,它的出現意味著人們的思想發生某種改變。”El-Barghout市場組織者之一的Aia Sheded說。
據介紹,El-Barghout市場銷售各種二手商品,甚至是古董,任何家庭主婦都可以叫賣閑置的,但完好無損的東西。
“我們中的許多人,有些僅僅使用一、兩次的衣物,都可以賣掉,其它正需要的東西則不賣。如果我們有物品不再需要了,但其他人可能會需要。”一位家庭主婦Omaima Hassan說。
據介紹,在這些二手市場里,內衣、假冒偽劣產品都是禁賣的,通常在二手市場里銷售的產品是原售價的1/5,甚至更少。
雨果網了解到,2011年革命后的埃及局勢持續動蕩,導致其國內的經濟形勢嚴峻。
據媒體報道,埃及中央公眾動員和統計局主席阿布?貝克爾3月15日發表聲明說,埃及國家局勢持續動蕩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2011年革命前失業率為9%,現在已高達31%,失業人口總數多達350萬,而其中72%此前是有工作的。貝克爾還指出,在350萬失業人口中,33%的人有大學文憑,45%的人受過中等學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