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報道中了解到,ASOS關閉了在華業務,后續將通過其國際網站服務中國消費者,并直接從歐洲發貨,它將關閉中國的倉庫,辭退上海60名員工。
外媒表示ASOS退出中國有這五個原因:
1、中國市場求學之路學費太高
2013年,ASOS發布中國電商平臺時,表示將全身心投入中國市場,建立倉庫,直接倉庫發貨,而不是從英國發貨。該公司表示中國服裝貿易市場的規則太復雜,部分原因是2014年水洗標問題及中國郵政運送問題。
盡管中國郵政過去5、6年來漸漸開放,沒那么貿易保護主義,運輸服務也更完善了,但畢竟還是造成了一些問題。啟動ASOS.cn前,中國消費者從國外網站購買服裝時,要付一定的進口稅。一旦有了本地倉庫,就不用交進口稅了,但仍需要特定標準的水洗標,顯示材料和洗滌說明等。
顯然,ASOS自己品牌的水洗標很容易管理,但是因為還有其他幾百個其他品牌,管理變得很困難,ASOS需要重新車水洗標,產生了高額費用。就在上一個財年,就中國服裝貿易規則,ASOS就交了400萬英鎊的“學費”了。
2、中國氣候多樣導致了一些無法預見的問題
一個季節的衣服根本滿足不了中國消費者,因為中國地域廣,氣候多樣,夏天在部分地區及熱帶附近地區非常炎熱,而冬天,全國溫度跨度從零下20度到10度,溫度跨度太大。
3、中國電商池塘很大,但已經有大魚占據池塘了
2015年早期,Forrester預計天貓占中國電商市場份額為57%,京東的市場份額為21%。然而當談到到移動電商時,Forrester表示阿里巴巴市場份額為85%,京東為7.1%。不管數據如何,阿里巴巴是中國電商巨頭,它在中國電商市場的主導地位讓ASOS很難存活下來。
像瑪莎百貨和其他英國零售商一樣,ASOS在天貓上也有自己的旗艦店。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中國市場和其他市場不同,我們的產品很難吸引中國消費者的眼球。”
4、中國經濟放緩
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增長率達6.9%,是25年來的最低值,這對中國中產階級的消費有很大的影響,ASOS的銷售毫無疑問也受到了影響。
5、ASOS品牌聲望不夠高
除了阿里巴巴以外,ASOS也很難與中國本土其他品牌競爭。2016年市場咨詢機構明略行(Millward Brown)關于中國消費者心目中前100強的品牌調查,列表中鮮有國際化品牌。從2015年到2016年,這100個中國本土品牌總市場價值增長了13%。
過去十年里,似乎不僅僅只有國外品牌才跟奢侈及高質量掛鉤,ASOS也很難找到忠誠的中國消費者。(編譯/雨果網 方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