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胎政策正式落地,“生不生二胎”一時成為社會輿論熱點。近日,網易考拉海購發布了《二胎家庭生存狀態調查》,其中超六成受訪對象表示生養二胎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
多重因素制約生二胎 經濟壓力仍是主因
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后,大部分夫妻希望能生二胎,一方面是覺得獨生子女太過孤單,另一方面也是出于養老防老的考慮。但同時,來自網易考拉海購母嬰事業部的數據也顯示,80%的受訪者表示生二胎的月均花費超3000元,近一成受訪者的二胎月均養育成本更是遠超7000元,屬于高養育成本。由于二胎花費成本較高,62%的受訪者明確表示生二胎后經濟壓力過大。
“奶粉一個月2罐約300元,紙尿褲一個月花費400元,此外,各類輔食、衣服鞋子、早教玩具,再算上孕檢等費用,平均下來一個月開支大概3000元左右,這還是建立在順產、母乳喂養、寶寶不生病的基礎之上,否則的話費用還得增加。而換大房以及孩子出生后的教育費用更是大頭。”有受訪者表示。
和生一胎父母公婆照看孩子不同,為了養二胎51%的女性成為全職媽媽,主要原因集中于家中老人年紀較大,無法同時幫忙照看兩個小孩,加之企業也不希望職工因生孩子耽誤工作,所以內外因相加只能選擇辭職。
同樣,做全職媽媽意味著家庭收入的銳減,這一定程度上加重家庭負擔,不少受訪者甚至表示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有超過8成的受訪者表示生完二胎后個人生活品質存在下降的情況。歸根結底,經濟因素成為二胎家庭的掣肘。
政府企業做好措施配套 家庭規劃立足長遠
盡管經濟壓力影響二胎家庭,但63%的受訪者表示生完二胎后家庭幸福感得到了躍升,愛和陪伴的情感需要、養兒防老等現實問題等均得到較好解決。“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在順應民意的同時促進了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但同時,有專家指出,生育二胎帶給家庭的經濟壓力也需要更多反思,充分關注與此項利好政策推行的配套措施銜接,加強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建設投入,幫助二胎家庭緩解經濟壓力。而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更應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積極幫助二胎家庭減負,降低二胎養育成本。
據網易考拉海購的調查顯示,超7成的受訪者表示愿意給二娃使用更優質、可信賴的進口母嬰產品。作為以跨境業務為首的綜合性電商平臺,網易考拉海購積極響應二胎政策,推出“考拉幫你養二胎”專場,堅持海外精品帶給國內奶爸奶媽的同時,力爭以真正低價幫助二胎家庭減負。
同樣對于二胎家庭,重復利用一娃的衣物用品,在節約資源的同時也能省去不菲的費用。當然除了節流,在手上有結余的同時也應積極通過理財規劃等進行定向投資肩負,真正避免“生得起,養不起”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