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的報道中了解到,2011年騰訊上線免費通訊app——微信。5年后數以百萬計的中國用戶利用微信進行轉賬、購物甚至是預約醫生。現在通訊app已經變成了手機用戶進行線上活動的中心,在某些情況讓社交媒體比如Facebook也自愧不如。
這種現象在亞洲最明顯,但美國和其他地區正在追趕這種趨勢。Uber上個月宣布和Facebook Messenger通訊應用合作,用戶可以通過Messenger打車。
業內人士認為,通訊app是其他服務的理想駐扎中心,因為通訊app易于使用,而且用戶數量大,花費時間長。Facebook稱它正在研究微信和其他app,考慮打造相類似的系統。但是Facebook或者其他公司想要復制微信的成功也不是那么容易。
根據Activate的公司數據顯示,目前有25億人至少注冊和使用一種通訊app。該公司預計到2018年, 這一數據將增長至36億,占了90%的全球互聯網用戶數量。
在中國的大城市,你很難找到不用微信的手機用戶,在一些圈子里,人們經常是交換微信而不是名片。
微信的崛起恰逢中國中產階級的擴大。對許多用戶來說,這款app是他們進入互聯網的通道。據Activate表示,微信和其他通訊app贏得了那些不想花費高額通訊費用的用戶。隨后微信很快又發展出其他功能,比如添加了發送語音的功能,還引入了“漂流瓶”功能。
為了挑戰支付寶,微信在2013年推出了支付功能。有了支付功能后,微信很快又聯合其他公司的服務,比如打車和預定餐廳。京東商城的CEO沈皓瑜表示:“微信是娛樂、消息等許多活動的門戶。”騰訊持有京東股票,作為交易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在京東商城購物。
微信最受歡迎的一個功能是微信紅包。微信在2014年的農歷新年推出了微信紅包,現在用戶全年都在使用這個功能。中國很多用戶利用微信購買電影票、預定餐館和打車,有用戶表示使用微信的頻率遠高于其他app。
通訊app在美國其他國家沒有很深的根基,因為這些地區短信費用很便宜,“在西方沒有像微信這樣成功的例子,”加拿大的即時通訊應用Kik Messenger的首席執行官Ted Livingston表示。Kik Messenger于2009年推出,兩年后Kik允許外部應用和它捆綁,但是用戶并沒有下載這些應用,開發商也對其失去了興趣。去年8月份,騰訊給Kik 投資了5000萬美元,以提升這項服務。
Facebook也在加倍努力發展通訊app。2014年它以2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WhatsApp。Facebook還要求用戶下載Messenger應用,讓用戶在手機上發布Facebook消息。去年3月,Facebook在Messenger推出了40款圖片和視頻編輯app。目前已經有700個app進入了Messenger,雖然大約只有70個app對用戶可見。
Messenger的負責人David Marcus表示,團隊正在研究如何在不打擾用戶的基礎下,讓企業和用戶保持聯系。但是許多美國用戶仍然只是把通訊app作為和朋友、家人聊天的工具。Facebook表示,Everlane和Zulily將開始利用Messenger進行客戶服務。荷蘭航空KLM計劃于2016年初在Messenger提供訂單確認和辦理登機牌的服務。
凱悅酒店的顧客可以通過Messenger要求客房服務。但是據凱悅酒店的數字戰略和執行總監Dan Moriarty表示,有些好奇的顧客只是發送“嗨”的信息來測試這項服務,微信等其他平臺則沒有出現這種行為。(編譯/雨果網 張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