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選品沒思路,利用某些選品軟件篩選出來盡是同質化產品,如果你選的品總是不及預期,那么對手選品法是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選品就是選對手,這句話做過一段時間亞馬遜的朋友應該都有聽過,因為很多大賣博主也都有所提及,那我今天就用一篇文章將亞馬遜對手選品的理論基礎操作都給講清楚。
我還會在發文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會用此方法選品,并且持續更新。
假如你有一個朋友,是剛做亞馬遜不久的新人,前幾個月上了個1688通貨的產品,表現非常不錯,毛利和銷量都還行。
店鋪數據如下圖那樣的表現
那么他所做的這款產品你會感興趣嗎? 我想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會感興趣的,因為他是新人、產品也普通,我上我也行,我敢將他作為我的對手與他去競爭,因為我會覺得自己也是有機會也有能力去超越他的,再不濟也要分一杯羹。
什么是對手選品法?
對手選品法簡單來說就是挑一個比我們自己弱一點(或者實力相當的)的又有一定銷量和利潤的對手,在多個數據維度上面超過他,再去拿到他的銷量與權重
什么是對手? 很多人僅僅將產品對手化,其實真正的對手不僅僅產品還有其背后運營的賣家,不妨我們先看看下面兩個問題。
Q1:同樣是月銷三千單,你愿意把樓下寶媽店鋪里面的產品當競品還是愿意把品牌大賣店鋪里面的產品當競品?
Q2:月銷三百的產品,你愿意做大賣測品失敗的還是一位新人莫名其妙出單的品?
問題暫時留著,在后面詳細講【做得過】這個點的時候我們再具體展開。
對手選品法有什么優勢?
1、簡單易復制
確定了對手剩下的就只有抄了,抄肯定簡單呀。借鑒他主圖的亮點,復制他的關鍵詞,學習他的廣告策略。(新人最好不要抄大賣)
2、低試錯,低風險
市場的可行性對手已經幫我們驗證,大部分的侵權和專利相關風險也已經幫我們規避。
3、方法穩定持久
每個時間段都有新賣家進來,同樣也有表現不錯的新賣和新品,素材源源不斷。
4、客觀
人是具有主觀性的,但是數據可以是客觀的。培訓的老師可能會夸大宣傳,但是店鋪客觀的數據能夠讓你對市場的有清晰的判斷。
5、適用性高
此選品方法適合絕大部分的賣家。
對手選品法實操方案
對手選品法主要可以圍繞下面五點展開
1、值得做 有沒有得賺,能夠賺多久
2、能夠做 相應資質審核能不能過、有沒有專利、供應鏈能否搞定
3、做得過 資金跟不跟得上、運營能力比不比得過
4、怎么做 數據維度超越、產品改進、listing優化
5、如何找對手 找到適合自己 且能夠同時滿足前三點的對手
之所以先講前三點,是因為我們先清楚的了解自己該去找什么樣的對手以后,才能夠更好更高效的去發現有價值的對手。
值得做
是否值得做,主要看利潤與投產比。 一句話概括就是超越對手需要投入多少,超過以后能夠有多少回報,回本周期大概需要多久,產品的預估生命周期是有多長。
并不是說進價低賣價高就一定有利潤。 利潤=銷額-成本。 成本包含:進貨成本+物流成本+運營成本
不乏有很多人因為忽略了頭程、尾程的物流費用、廣告花費等,錯誤的預估了自己的投入成本用從而最終導致虧損的。
利潤方面,經過我們詳細計算得出的產品毛利一定要足夠高,我們才有廣告和退步的空間。
關于投產比
比如投5萬有幾率賺1萬和投5萬有幾率賺10萬的產品相信大家都會選擇后者,那么這里就要去考慮,產品的生命周期與后續的進場者。
生命周期,像有些趨勢性的 像之前的黑悟空周邊或者有些更新迭代比較快的產品,或者節日性產品(像圣誕樹這種),因為銷售時間太短,很容易清庫存都清不動,我們就要測算在這一定時間內的回報大致會在多少。
后續進場者,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歡去看新品爆款,但是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因為這類產品關注度很高,你看到別人也很容易看到,關注的人多了,后續進場的人多水漲船高競爭自然就大。
能夠做
這個環節主要看相關資質自己或者自己找的供應鏈是否能夠搞定,可以通過創建一個空鏈接,看上傳產品所需要提供哪些資質或者也可以直接開case問客服。
另外就是專利相關的,是否存在侵權,可以在站點所在地的專利局或者通過一些第三方工具去查詢。 有些類目專利維權和惡搞嚴重的,可以通過一些數據軟件查看類目分析報告或者可售產品數量變化去進行評估。
最后就是供應鏈的問題,有些產品是需要自己花時間去找供應鏈的,除了1688這種平臺網站外,還有一些產業帶也可以幫助我們尋找相應的貨源 比如(河南許昌的假發、上東威海的漁具、浙江織里的童裝等)
做得過
這個環節很重要,最怕的就是高估自己和低估對手。 如果發現做不過,建議及時更換對手。
回到我們文章開篇的那兩個問題
Q1:同樣是月銷三千單,你愿意把品牌大賣店鋪里面的產品當競品還是愿意把樓下寶媽店鋪里面的產品當競品?
Q2:月銷三百的產品,你愿意做大賣測品失敗的還是一位新人莫名其妙出單的品?
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愿意選擇后者,因為沒人愿意在關公面前耍大刀。在評判是否做得過的時候,我們可以結合產品所在的店鋪去分析該運營者的整體實力,干得過就干,干不過就換。
如果運營者實力強,即使現在他某個產品數據維度表現一般,當你跟他競爭的時候他是有足夠能力作出反應將各項數據都做得挺好,那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場硬仗。
所以我們最好通過更多的數據去評判對手的實力以后再去考慮下面這些相關的問題。建議多去看看對手店鋪里面的其他產品的運營手法和listing界面打造的情況。
同時也要充分考慮自身資金和資源的問題,如果我們的競爭對手月銷2000單,我們計劃要月銷1000單,進貨成本30,出單詞CPC成本1美元,新品前期如果轉化率10%,廣告銷量占比70%。那我們就要去計算進貨成本3萬、廣告費用7000美刀、listing打造成本加起來的總費用再加上一定的賬期,我們是否能夠有足夠的資金去運作,另外假如出現極端的虧損情況是否能夠接受。后續是否還有資金繼續上品。
假如競對每個月都能增加100個review我們自身的資源和運營能力是否能夠跟上對手,人家能夠秒殺+站外我們是不是也可以?。
總結來說就是,我們自身的資金能力和運營能力是否能夠有機會超越對手。還是那句話,干得過就干,干不過就換。
怎么做
能超則超,對手沒有的我們盡量有,就像他做自發貨咱就直接上FBA。
數據方面:評價數量他有50條咱做100條、評分他4.0咱做4.5、即使不全超過至少也要盡量和他旗鼓相當。還有價格,前期可以略低(降價大家都是比較擅長的)
Listing方面:主圖很關鍵,另外他沒做A+咱們做A+,他沒有做視頻咱們做視頻,他做了A+和視頻,那我們就做高級A+或者圖片更加精美視頻更加直觀。
產品方面:比較簡單的差異化就是數量、顏色、大小、組合、還有在主圖上花點功夫。另外也有一些在組合的時候會添加很多不錯的創意還有給產品附加一些屬性 比如給小花盆增加禮品屬性這類的。
進一步的產品改進,改進產品前提要么是你很熟悉這個品類,要么你擁有足夠的數據支撐,不單單是咱們個人認為競品的產品細節設計的不夠好就開始改,更多的還要關心消費者和市場的看法。可以借助大量的評論分析、站外市場調研等方式去相互驗證。
廣告方面:如果你是對廣告不那么擅長,你也可以去參考對手的廣告策略,還有對手已經跑出來的相關表現不錯的關鍵詞。我們目的就是圍繞競爭對手的關鍵詞流量入口的復刻,穩定核心關鍵詞的轉化率。
如何找對手
沒有絕對的好類目,也沒有絕對的好品,只有適合自己的并且能夠拿到結果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品。
如何找適合自己的對手 簡單來說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猶如賽馬一樣上等馬對中等馬一般,也就是找到那種比我們弱并且銷量符合我們預期的對手競爭。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換成大魚吃蝦米的話雖然能夠碾壓,但是可能造成吃不飽的情況,好比你拿著兩三百萬資金做亞馬遜,不能夠盯著月銷一兩百單單低客單的對手看這個道理。
我們前面梳理了那么多大致明確了我們需要去找什么樣的對手,接下來就是批量的去發現這樣的對手,批量的原因是量變引起質變,數量越多我們選擇面就更廣,猶如捏軟柿子般都能找到更軟的捏,一個捏不動還有備用的換一個捏。
批量發現適合自己對手具體操作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在亞馬遜前臺,找到合適的底層類目,再將符合自己預期銷量的產品所在的店鋪都扒拉出來,然后再去分析每個店鋪賣家的整體運營水平符合的保存下來,由此多個類目去替換,此方法好處是省錢但是需要很多的耐心和精力去統計和發掘。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借助相關的選品軟件去篩選批量發現。像下面這款軟件在賣家看板選品這里就有40多個維度篩選的地方去發現各種類型和各種表現情況,能夠快速、全面的幫助我們找到更多適合自己的對手。
比如你是做FBA精鋪的賣家你可以去找到N多個,新上架不久產品數量不是特別多但是選品成功率挺好的這種類型的店鋪。
如果你是精品賣家,你也能找到那種做了很多個精品鏈接卻只有一兩個鏈接起來賣爆的店鋪。
亦或你是想做偏垂類的,你可以去限制運營品類數量,只看那些一兩個小類運營,然后產品表現都不錯的店鋪。
甚至你還能發現一些做FBM鋪貨的店鋪也有幾條表現可以的鏈接,也能用FBA降維打擊。
舉個簡單例子:篩選條件設置 賣家產品數量20-30之間,賣進top400的只有1-2個,并且月銷量3000以上。 那么這1-2個產品,以及他們所在的小類也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如下圖所示
當我們發現了幾百個目標店鋪以后,還可以將這些店鋪里面的所有產品直接同步到選產品去,進行二次篩選,優中選優。如下圖所示
同步到產品看板選產品以后我個人是更加會側重查看上架不超過1年的產品。
這里不再過多的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我,我帶你去實操選品體驗一下。
有結果的競爭對手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我每天都會去發掘有價值的對手,我自己對有價值的對手理解是他能夠拿到不錯的結果的同時,我自身也有很大的概率能夠做得過。
當看的這種類型的對手多了,你會發現他們的各種選品思路,有專門做長尾詞產品的,有在競爭偏小的垂類鋪貨的,也有錯開類目節點上品的,有專門做季節性產品的等等,為什么我能夠有那么多的選品思路也來源于此。 當對手選品法用久了,你的選品方法就不會再局限于對手選品法了,因為每天都有很多優秀的老師在潛移默化的給你灌輸知識。
不僅是選品,也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運營手法。純白帽的vine+廣告,也有合并種子鏈接,還有S的、折扣配合廣告的方案、各種廣告策略廣泛到精準,小詞到大詞的,也能看到不打SP廣告只開關聯位廣告的,我們在它的listing動態里面可以將他從上新到推品的整個環節都瀏覽一遍,種種運營手法皆向你而來。
小結
對手選品法是比較適合中小賣家,當然這僅僅是眾多選品思路方法中的一種,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使同樣的方法每個人的自身情況不同選擇的產品也會有所不同,實踐出真知。
最后
Miracle祝各位賣家朋友都能爆單大賣,全文手打碼子不易,點個關注,我也會持續更新更多干貨內容,并且周一至周五的下午3-4點我也會抽一個小時時間一對一解答1-2個粉絲的問題。
(來源:奇跡跨境選品)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