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今年5月份,美國方面就發(fā)布了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復審結果,并隨之表示要在原有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征稅比例。尤其是以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為代表的產品更是“重點打擊”目標。
但隨著8月1日新規(guī)生效日期臨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7月30日出人意料地發(fā)出聲明,暫時推遲了新關稅政策的生效日期。到了8月31日,生效日期再次被推遲。
《日本經濟新聞》等外媒表示,推遲決定的做出是因為美國國內存在不同意見。
兩次推遲,事件仿佛有了“峰回路轉”的機會,但就在9月13日,最后一只靴子終于落地了。
來自美國之音電臺網站的消息顯示,美國白宮在13號確定大幅度上調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其中中國電動汽車關稅提高100%。
此外,美國政府還決定對來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加征50%的關稅,對中國鋼鐵、鋁、電動汽車電池和關鍵礦物加征25%的關稅。而這一系列關稅將在9月27日生效。
中國的半導體也未能幸免,其進口關稅被提高了50%。不過這一新稅率將在2025年1月開始生效。
美國加征關稅事件雖經過了一系列波折,并遭到了包括福特等汽車巨頭的反對:“要想維護產業(yè)鏈的穩(wěn)定與投資環(huán)境,就必須保持對中國電動汽車配件等關鍵材料的稅率穩(wěn)定”,但最終政策仍舊落地了。
對綠色技術加征關稅,表明了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的嚴重傾向。為此他們甚至選擇了在氣候目標問題上退縮。毫無疑問,作為全球綠色貿易市場規(guī)模最大的兩名國家在綠色關稅問題上“脫鉤”,必將對全球綠色能源轉型進程,以及跨境綠色產品貿易等產生重大影響。
當下,節(jié)能減排、環(huán)保等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等綠色產品在跨境電商平臺上也是大受歡迎。如亞馬遜汽配類別頭部品牌Autel就精準踩中新能源風口,其充電樁產品在亞馬遜平臺上推出的第一年,就獲得超2500萬元銷售額的亮眼成績。
還有主打“讓綠色能源無處不在”口號的太陽能電池板大賣家Jackery銷量也突破了400萬,位列多個榜單前列。
但隨著美國加征301關稅,類似的跨境大賣都可能被波及。賣家要么選擇提高售價,要么選擇壓縮生產成本,但在過高的關稅下,這兩條路可能不好走。
對于這些主營業(yè)務為加征關稅清單上商品的賣家來說,或許轉變市場方向,主攻歐盟、中亞等其他市場是一個更切實的選擇。
(來源:碳中和咨詢師Amanda)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