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結一下大賣被封號的幾種主要原因
刷單,操作評論/銷量和排名,這應該是行業公開的秘密了吧,測評公司也多不勝數。但對于亞馬遜這樣一個老平臺來說,現在的環境,就像是業內說的那樣:刷單或許會死,不刷只能等死。
贈送禮品卡,禮品卡內容有“特價優惠”等營銷信息,或者引導用戶離開亞馬遜。
品牌關聯,現在的大體量商家,多店鋪同時主推同一個品牌,如果一個店鋪被封,那么即使有授權的其他同品牌店鋪也會受到牽連。
亞馬遜與獨立站的結合性
首先陳述一下我的中心觀點:
亞馬遜和獨立站并不是站在對立面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
亞馬遜到獨立站,是為了利用品牌效應,在獨立站直觸和積累會員用戶,形成長期復購。
從獨立站到亞馬遜,獨立站起到的作用就是站外引流,訂閱者獲得亞馬遜店鋪外鏈(或發優惠券),到亞馬遜下單。
亞馬遜 |
獨立站 | |
站內建設 |
平臺規則、優化Listing、測評、鋪貨。 | 活動、優惠券、功能插件、裝修風格、產品素材、自定義評論和銷量。 |
推廣方式 |
亞馬遜廣告、刷單、外鏈、廣告聯盟。 |
付費廣告、SEO、社媒私域營銷、KOL紅人,論壇外鏈。 |
物流方式 |
FBA、FBM、海外倉 |
自發、代發、海外倉 |
收款方式 |
World First、Payoneer、PingPong等 | PP、信用卡、結匯、線下、COD、本地支付。 |
門檻與競爭 |
對新手來說,門檻低、競爭大。 |
決定門檻和相對競爭力度的,是你是否有營銷思維。 |
亞馬遜賣家為什么要做獨立站
客戶資源無法自己掌控和管理,沒有客戶數據。
新手沒有流量,平臺傭金較高。
頭部大賣占據大部分熱銷品類。
做起來的大體量賣家,面臨亞馬遜同類自營風險。
最嚴重的還是現在的封店風波,封一次半年白干。
品牌背書,用戶搜索品牌名字,出現的是獨立站。
DTC直面消費者,私域流量、社群營銷。利于積攢客戶和二次營銷做復購。
各賣家基礎流量處于同一起跑線,推廣運營方式多樣,除了主流的Google、Facebook、SNS等主流營銷方式,凡是自己能想到的、可以提升自己網站曝光度的方式,都可以引流。(所以老獨立站賣家實踐出來的個人秘籍,是很寶貴的。)
自由度高,產品類目、發貨形式和時效等站內規則都可以自己定。
商家收款方式和用戶端支付方式,多樣化。
通過Facebook長期打造主頁,發貼子、建群。相同的道理,Instagram、Youtube、Tiktok都可以這樣做,積攢粉絲,并且做長期穩定的曝光,來拓展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用戶粘性。
在品牌粉絲量的基礎上,用戶點擊外鏈進入獨立站,領取亞馬遜店鋪優惠券,引導至亞馬遜下單。
思路三:
搜索廣告,頂部和底部,這個是需要做的。
展示廣告,主要是YouTube視頻展示,這個不是必須,按情況考慮。
Google購物廣告。建議網站跑得比較穩定,有一定權重了,再去申請GMC做購物廣告。
關鍵詞+Amazon.com這類平臺搜索流量。
垂直細分類產品的SEO,網站地圖提交,拓展外鏈,增加域名權重。
此文到這里就先結束吧,歡迎亞馬遜企業主找Saibo垂詢獨立站,也希望各位老板順利挺過亞馬遜的封店狂潮,結合獨立站,完成蛻變。
分享跨境干貨,學習建站知識,我是【微塵Saibo】
(來源:公眾號:Saibo跨境筆記)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