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3-23 10:14
美國的網絡服務系統和物流配送基礎設施非常發達,很多美國人都會網購各種產品。不過,調查卻發現,美國人網購食品雜貨的比例極低,2012年的時候僅為2%,到2014年底這一比例也沒多大變化。調查還發現,網購食品雜貨的比例如此之低的原因在于多數美國消費者偏愛到實體店親自挑選食品雜貨,更具有安全感,同時能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
雨果網從外媒“businessinsider”3月20日的報道中了解到:在美國,商家需要品牌商授權才可以銷售產品,品牌商一旦拒絕合作,B2C們會很難受。不過,在美國,有很多工廠店。所謂的工廠店,即生產廠家直接開設的店。這種商業模式在美國和歐洲都很盛行,因為免除了物流等經營鏈上的支出,工廠店的商品往往比商業街上的同類商品價格便宜很多,主要經營產品是剩余或積壓產品、過季產品等。
早在2012年,蒙特利爾銀行(BMO)就得出這樣的市場報告:25%-40%美國人通過網絡購買消費品如電子產品和體育用品,不過網購食品雜貨的人口比例卻非常低,只有2%左右美國人網上購買食品雜貨。
到2014年底,據蒙特利爾銀行(BMO)對此又展開新的市場調查報告:調查發現,4%洛杉磯消費者購買食品雜貨;在西雅圖,這個比例也很低,僅為8%;紐約則為16%。(編譯/雨果網 林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