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受疫情影響,大部分的賣家認為現在的線下銷售并不景氣,但事實真就如此嗎?
北美市場現狀分析
從下面的趨勢圖可以看出,線上零售增長率雖然處于上漲狀態,但是增速明顯放緩。
而隨著疫情常態化、普遍化,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開始出門購物,因此線下銷售呈現出不斷上漲的趨勢。
(圖片來源:麥肯錫)
其實在去年,美國的線下零售份額已經超過了線上銷售。
(圖片來源:eMarketer)
一起來看一看美國紐約的現場實地拍攝視頻吧。
其實很多大賣已經悄悄開始布局線下渠道,這里舉例說明。那么作為剛起步的跨境賣家,在沒有任何海外資源的前提下,還有機會拓展自己的海外線下市場嗎?
中國品牌出海痛點
出海渠道窄,可選擇性不多
由于亞馬遜占了線上銷售渠道的40%之多,所以大部分賣家就會以為品牌出海只能通過亞馬遜,但其實通過亞馬遜出海選擇十分有限。并且不管賣家做的多好,一旦觸碰到平臺上的規則,都會被隨時喊停。
據Statista數據顯示,美國的線上的電商銷售僅占了全美銷售的13%,線下零售卻占據了87%的大頭。
(圖片來源:Statista)
所以,結合線上+線下的全渠道布局,是目前國內很多大賣悄悄在做的事情。2022是跨境電商賽道下半場的起點,線下渠道將是跨境出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土化難
其實品牌出海最難的一點是一個中國的品牌進入到美國市場之后,怎樣貼近美國消費者的文化和語言,設計符合審美習慣的產品,這個非常值得所有賣家關注。因為即便在中國賣得很好的產品,到了美國,產品如果不符合當地的消費傾向,很難有可觀的銷量。
品牌化難
第一,投入大。因為在國內賣家要去打造和運營一個品牌,都涉及到投資。更何況是在高消費、高物價的北美市場,算上匯率差則需要更多的資金,導致商家的營銷成本高,投入成本飆升。
第二,周期長。賣家要做北美線下市場,首先要做調研,接著要去了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了解品牌適不適合市場,消費習慣怎么貼合和改進,所以周期很長。
第三,合作伙伴少。這是很多品牌出海的痛點。賣家如果在國內有渠道,可以找到投機的合作伙伴,但是在美國首先要解決語言和文化的問題,默契地配合才能把品牌做好。這樣的案例鳳毛麟角。
綜上,賣家需要借助專業的跨境經驗和本地資源,才能有效地避坑。
專注深耕美國線下銷售的Leez百貨,憑借10年本地營銷經驗、對跨境市場的洞察以及看好中國品牌出海的勢頭,開始幫助賣家從0到1在美國打造當地人喜愛的本土品牌。
Leez百貨的服務內容可分為兩部分,第一個拓展海外銷售,第二個品牌孵化。
首先,賣家如何通過Leez百貨如何拓展銷售渠道:
①線下實體零售,賣家可以直接入駐到Leez線下的百貨商店,進行零售。
②全美批發。
③全渠道電商代理。
接下來就是品牌孵化:
①海外整合營銷,從新品的海外上市,海外發布,海外活動策劃,到公司的海外傳播,一條龍的服務。
②海外社媒營銷,主流高權重的社媒,網站,已經成為做品牌必不可少的了。即使在中國國內,也是需要賣家在抖音小紅書等上投放廣告,在美國也是相同的。
美國的Tik Tok、Instagram、Facebook等等社媒運營,做好社媒廣告投放,都是做好品牌出海的重中之重。
目前,在出海的中國跨境賣家中,只有40%的賣家布局線下渠道。如果條件允許,現在開始布局線下、搶占市場空白區域,或許能吃到一波紅利。
點此立即咨詢美國線下出海!
(編輯:江同)
(來源:Leez)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