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1-12 11:12
日本四面環海,因此對海洋資源的變化十分敏感。《日本經濟新聞》11日報道稱,世界各地相繼出現大量水母,日本沿岸也遭到水母襲擊,打擊了漁業。近年來日本海出現的大型水母據信和中國經濟發展有很大關系。
該報道稱,中國不斷開發沿海地區,海岸多數變成混凝土堤壩,為年幼水母提供良好條件。加之中國經濟發展導致大量生活和農業廢水流入海洋,使海水中含有氮、磷等有機物,成為水母的“營養液”。只有2至3厘米長的水母沿著對馬海流初夏到達九州西北部的玄界灘時長成數公斤,秋天進入日本最大島本州后達100公斤以上。為保護日本沿岸漁業不受水母之害,加緊建立水母發生預報體制十分重要,也需要日中協作。
日本近海有大量水母出現并非最近才有的現象。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財團的研究報告稱,早在2002年起,日本就反復發生水母大量出現現象。《環球時報》記者也常看到日本媒體報道。
日本海域出現大量水母也并非全是負面新聞。日本共同社去年8月曾報道說,由于中國大量進口需求,日本水母漁業出現良好征兆,熊本縣相繼建造新加工廠,每日出海捕撈水母的漁船數也大增,多時能達到兩三百艘。此外,還有日本研究機構正開發用水母制造新的化妝品,希望變害為寶,并有望建立新產業。
輕松掌握跨境電商與外貿資訊,請下載【雨果網】APP或關注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