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同歐盟和韓國簽訂《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和《自由貿易協定》的提議宣布之后,許多紡織品和服裝行業的投資者欲利用它們帶來的好處,打算在越南開辦服裝產業相關的工廠,充分利用越南當地廉價的勞動力。不過投資者稱,投資這些服裝生產相關的項目所需的資金,特別是投資原材料生產項目所需的費用是極其昂貴的。
雨果網從《越南新聞》10月31日的報道中了解到:越南本土生產的服裝占越南服裝產業的比例為45%,越南當局的目標是大力發展當地服裝產業,到2020年的時候將該比例提高到80%。不過,只有少數越南企業能夠進行全線封閉式生產,獨立完成所有的生產流程——從編織到染色再到成品服裝以及最后的修剪配料。其實,能夠獨立包辦所有生產階段的越南本土服裝企業很少。因為越南許多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缺乏足夠的財力。
投資紡織廠比投資制衣廠所需的費用要高很多。開辦染色紡織廠平均需要2000-3000萬美元,而開辦制衣廠則只需6-11萬美元,投資成本相差甚遠。
在原料供應方面,越南農民不喜歡種植棉花,因為沒有越南當局補貼政策的支持,當地農民很難從種植棉花中獲利。所以,當地棉花生產效率低,產量也少,而且價格和進口棉花比也缺乏競爭力。
越南當地名為Thanh Cong Textile and Garment JSC的企業老總Phan Thi Hue抱怨道,盡管公司能夠進行全線封閉式生產,但是仍需要從印度尼西亞進口10%左右的原材料。越南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商Vinatext的高管稱,越南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投資資金、技術、勞動力和消費方面的問題。
投資服裝原料生產廠所需的費用越來越高的部分原因來自建設污水處理系統所需的成本非常高。高昂的投資費用讓投資者變得非常謹慎。由于對布料進行染色和編織所需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很難開辦染色編織廠。
另外,越南一些省份由于擔心環境污染問題,并不歡迎紡織品和服裝廠建設項目。比如有些投資者提出的染色編織廠建設項目就被越南當地政府拒絕,因為投資者只能建設廢水處理等級為B的污水處理系統,工廠處理完的水質等級為B的排放水只能用于種菜和養魚,無法飲用。越南當局的要求是污水處理系統必須達到A級水平,投資者無法滿足這個要求,所以這個項目被當局否決。投資計劃只能以流產告終。(編譯/雨果網 林權升)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