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場工人罷工事件后,南非勞工部發布新法規,提高農場工人的最低工資。這使得南非的農場主為更少雇傭農民而轉向購買農業機械,去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南非的農機市場開始程序龐大的需求。不過,由于匯率疲軟,南非農場在采購農業機械時正在面臨更高的成本。
雨果網從南非媒體“BDlive”7月11日報道中獲悉:南非西開普地區發生農場工人罷工后,該國勞工部部長Mildred Oliphan在今年2月頒布了一個指令,農民最低工資為每日105R(南非蘭特),這大大激發了當地農場主轉向采購農業機械,向農業機械化轉型。然而,由于銀行貸款利率的不斷攀升,南非農民的農業機械化步伐正朝著高額成本的方向邁進。
Absa農業負責人Ernst Janovsky認為,提升農場的機械化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非洲南部地區的擴展和人口增加,有必要提高糧食產量。他說:“南非農業需要加快現代農業模式,因為這是唯一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
據介紹,世界上的主要農產品出口國,比如美國和巴西,他們通過機械化雇傭了很少的工人,但在南非的農場卻主要依靠廉價的勞動力。
南非農業機械協會指出,去年南非農民在農業機械花費上創紀錄達到75億R(蘭特)。不過,今年以來,由于南非匯率疲軟,農民通過金融機構融資去購買機械的成本將變得更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國農民去購買農機產品。
雨果網了解到,農業、礦業和制造業是南非經濟的三大支柱。但南非農業生產具有鮮明的二元結構,一方面是少數白人農場主經營的發達的、高度商品化、機械化的大型農牧場;另一方面是黑人長期自給自足、僅能維持升級的傳統農業。南非政府預計通過贖買方式解決土地的及中占有問題,并增加農業投入,建立白人和黑人農業的有機結合,促進整體健康平穩有序的發展。(編譯:何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