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只有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秋天才會換來豐碩的成果。所以中國人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遠在東歐的烏克蘭也一樣,雨果網就烏克蘭媒體KYIVPOST3月11日的報道獲悉,該國農業政策和糧食部報告,截至3月11日,烏克蘭已播種早春糧食作物41萬公頃。另據了解,素有“歐洲糧倉”之譽的烏克蘭,其農機市場存在巨大的進口需求。
烏克蘭農業政策和糧食部表示,目前已向農民提供充分春季作物種子和無機肥料,在克里米亞、赫爾松、尼古拉耶夫州、扎波羅熱、頓涅茨克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目前播種還在進行中。
在克里米亞播種的早期糧食作物已經完成,這些作物計劃播種8.5萬公頃。此前的報告援引農業政策和糧食部門稱,這個區域的早春糧食和烏克蘭的豆科作物,在2013年可能達到810萬公頃,比2012年減少近10%。該部門預計,今年在810萬公頃的播種面積上,再次進行冬季作物播種的面積將超過5%。據介紹,2012年烏克蘭播種了冬季作物150萬公頃。
雨果網了解到,烏克蘭有世界上最著名的黑土帶,黑土地占到國土面積的2/3,素有“歐洲糧倉”之美譽,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玉米和甜菜等。
發達的農業經濟讓烏克蘭的農機等上下游行業呈現出巨大的進口商機。去年11月,烏克蘭總理阿扎羅夫就曾表示,烏克蘭未來五年將投入1200億格里夫納(約合150億美元)更新農機。他表示,烏克蘭即將成為世界糧食生產的領袖,政府將支持本國機械制造業發展作為優先方向。據報道,烏克蘭經貿部計劃對使用已過8年及以上進口農機提高關稅,以避免因狀態不佳的農機作業造成的每年約30%的收成損失。雨果網認為,中國的農機企業可多關注烏克蘭市場,可借助烏克蘭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等當地的專業展會打開烏克蘭市場的大門。
實際上,世界各國的農機企業都在瞄準烏克蘭市場。去年,美國農用機械設備巨頭Titan機械公司就與CNHGlobal公司和NewHolland公司達成了協議,在烏克蘭銷售農機產品。Titan機械公司表示該公司產品銷售的許可覆蓋范圍主要在烏克蘭中北部的切爾尼戈夫、基輔、文尼察和日托米爾地區。TitanMachinery創立于1980年,總部位于北達科他州法格,是美國中西部農業及建筑設備零售商,在美國中西部地區經營著35家全套服務商店和兩個銷售點,從事設備銷售、修理和租賃。主要農業設備產品包括噴霧器、草料設備、播種設備等;建筑設備包括卡車、起重機、履帶牽引裝置、挖掘機和鏟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