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的報道中了解到,中國頒布的一項規范產品注冊的新法律,有可能推動洋奶粉在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上占據更大的份額。
最近頒布的《食品安全法》限制每種嬰兒配方奶粉品牌的配方必須在3個以內,所有品牌都需在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之后才可銷售。
新版《食品安全法》適用于在中國大陸辦有生產許可證的103個中國企業和73個外國企業。一款奶粉對應一個配方可以避免同一配方采用多品種經銷造成的市場亂象
“這將引起市場上新一輪的洗牌,”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有限公司雷永軍說。“我們預估在新法律的作用下,大陸現存的成千上萬個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中,近80%將會被淘汰。他們大多數是采用多品牌策略的生產商。另一方面,中國市場上的大型國際配方奶粉生產商,通常使用的配方都不超過3個,有機會從中國本土的競爭對手那里搶奪到大批市場份額?!?
近年來,中國一直積極改革國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奶粉市場。
國內奶粉公司經常采用多品牌戰略,向大型超市、雜貨店和嬰幼兒用品商店提供不同品牌的相似產品。他們允許不同地區的經銷商采用不同品牌和包裝銷售同一配方的奶粉。
自2008年以來,一系列奶粉安全丑聞動搖了中國消費者對國內品牌的信心,刺激了很多家長對進口配方奶粉的需求。
根據海關數據顯示,國外配方奶粉的進口量已經從2008年的4萬公噸,增長到2014年的12萬公噸。荷蘭、愛爾蘭、法國、丹麥和新西蘭是進口配方奶粉的主要來源。
曾為中國商務部工作的乳制品行業資深分析師宋亮,說在接下來幾年進口配方奶粉的數量還會持續攀升?!澳壳斑M口配方奶粉在中國整個消費市場上所占比例大概是1/3。這個比例還將繼續上升,因為中國消費者繼續青睞進口奶粉,以及跨境電商作為進口奶粉的主要銷售渠道正在興起。”宋亮說。
中國內地大城市流行的幾大主要進口配方奶粉品牌有:美國雅培、德國愛他美、荷蘭美素佳兒和美國惠氏。但是在小城市,充斥著很多本土公司包裝的相對沒有什么名氣的配方奶粉。這些奶粉從國外成批進口,在國內包裝,然后使用新的品牌賣給內地買家。這種奶粉出售的時候采用很多不同的品牌名稱,盡管差別很小,讓消費者很是困擾。
通過要求所有品牌向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可以防止企業同一個奶粉配方使用很多不同品牌出售的混亂現象。
“隨著新的注冊法規的執行和更加嚴密的市場整合措施,大多數這種不知名的小品牌將會在接下來幾年從市場上消失,”宋亮說。
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位高級官員說,注冊條例只是中國政府加強監管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措施的一部分。
中國政府打算對奶粉制造工廠進行抽樣調查,審核所有的嬰幼兒配方公司,并要求他們遵循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行的指導方針。
“嬰幼兒配方奶粉是中國政府處理食品安全問題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宋亮說。(編譯/雨果網 楊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