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政府網網站消息,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大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抓緊研究制訂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從七方面著手加快提升對外貿易國際競爭力:一是加快提升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加快運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勞動密集型產品質 量、檔次和技術含量,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利用資本市場大力支持傳統產業收購兼并。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貿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支持企業原始創新。鼓勵企業以進口、境外并購、國際招標、招才引智等方式引進先進技術,促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支持國內企業通過自建、合資、合作等方式設立海外研發中心。鼓勵跨國公司和境外科研機構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行業組織參與國際標準制訂,大力推動我國標準國際化, 支持通信等領域的技術標準在海外推廣應用。
二是加快培育外貿品牌。研究建立出口品牌統計制度。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推動有條件的地區、行業和企業建立品牌推廣中心,推介擁有核心技術的品牌產品。鼓勵企業創立品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收購品牌,大力培育區域性、行業性品牌。支持企業開展商標和專利的國外注冊保護,開展海外維權。采取多種方式,加大中國品牌海外推介力度。
三是加快提高出口產品質量。積極采用國際先進質量標準,建立國際認可的產品檢測和認證體系,鼓勵企業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和質量檢驗。推動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與重點出口市場檢驗體系和證書互認。加強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完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建立完善出口產品質量檢測公共平臺,支持出口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加強出口農產品質量提升工作,加大對外技術質量磋商談判力度,穩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嚴厲打擊出口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 品違法行為。
四是加快建立出口產品服務體系。鼓勵企業將售后服務作為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提升服務質量,完善服務體系。鼓勵企業有計劃地針對不同市場、不同產品,采取與國外渠道商合作、自建等方式,建設服務保障支撐體系,完善售后服務標準,提高用戶滿意度。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發展遠程監測診斷、運營維護、技術支持等售后服務新業態。在境外建立電力、通信、軌道交通等大型成套設備的售后維修服務中心和備件生產基地,帶動中國裝備和服務出口。
五是加快培育新型貿易方式。大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抓緊研究制訂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培育一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大力支持企業運用跨境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通過規范的“海外倉”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體系。促進市場采購貿易發展,培育若干個內外貿結合商品市場,推進在內外貿結合商品市場實行市場采購貿易,擴大商品出口。培育一批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加強其通關、物流、退稅、金融、保險等綜合服務能力。
六是加強區域開放載體建設。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在全國復制推廣改革試點經驗。推進廣東、天津、福建三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做好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 區擴區等工作,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開放高地。積極探索開放平臺轉型升級的新途徑,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各類園區打造成為我國高端制造、物流、研發、銷售、結算、維修中心。
七是加快建設對外貿易平臺。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培育一批綜合型、專業型和企業型基地。加快貿易促進平臺建設,培育若干個國際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國家級會展平臺,打造重點行業 國際知名專業展會。培育一批進口促進平臺,發揮其對進口的促進作用。加強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證券、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市場,提升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加快國際營銷網絡建設,鼓勵企業在境外建設展示中心、分撥中心、批發市場、零售網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