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阿里巴巴、京東、順豐等“高富帥”開通海外購頻道外,還有一批富有激情和美好憧憬的創業者紛紛加入到“海淘”創業大軍中來。比如,洋碼頭、CN海淘、海貓季、酷海淘、海淘城、金箍棒海外購等公司。他們看好中國即將井噴的“海淘”大軍們對進口商品的消費能力。
歷數這些創業公司,多數都是最近一兩年時間成立,部分企業已低調宣布獲得數額不多的天使投資,但目前鮮有VC接盤。針對近期是否有投資“海淘”領域的創業型公司打算時,啟明創投(曾投資蘑菇街)主管合伙人甘劍平給出的回答是:不會觸碰有政策風險的項目。
有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消費者僅通過支付寶的海淘消費規模,就同比增長117%,遠高于國內網購64.7%的增長速度;2013年,海外代購市場的交易規模超過700億元。艾瑞咨詢報告稱,跨境電商真正的藍海在進口,中國對海外商品的需求巨大;眼下,跨境電商進口端關注的焦點,依然是快速通關、通檢、結匯退稅等方面的政策。做跨境電商進口業務的一大動力來自行郵稅政策。據最新的政策解讀是:跨境電商進口試點政策逐漸明了,行郵稅跟原先一般貿易進口的“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相比,通常有30%的優惠幅度。
正是圍繞海淘用戶的種種痛點,工具類、導購類、平臺類、轉運公司、清關公司、代運營商等不同類型的創業型公司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紛紛卡位搶食海外市場。文章主要調查、列舉了數家做前端的一些海外購創業型公司。
工具類
大大小小的工具類公司可謂舉不勝舉。什么值得買、55海淘、易海淘、一淘的海淘神器、北美省錢快報、37海淘、海淘mark等,他們多少都已經在海淘用戶中擁有一定規模的忠實粉絲。拿返利網站55海淘來講,成立于2012年,兩年時間用戶基數翻了20倍,從1萬人漲到20萬左右。據前55海淘CEO陶偉介紹,目前網站提供幾百家商家的返利信息,最高返利點超過10%,平均返利點在6~7%。他們還提供海淘攻略,教海淘新手下單,推薦優惠信息。
另外一家成為電商領域研究范本的公司叫“什么值得買”。每天通過PC、移動客戶端、RSS、瀏覽器插件,向消費者推送國內、國外的商品優惠信息。據知情者透露,海淘約占什么值得買50%的業務比重。網站上的絕大多數信息來自網友的爆料,經過人工篩選、編輯后,再推薦給用戶。收入主要來自CPS(Cost Per Sales,按交易付費)收入和谷歌關鍵詞廣告。
“什么值得買走的還是淘寶客之路,其本質改不了,商城返利方面與幾大廣告聯盟合作。我不知道什么值得買的數據情況,但假設它為淘寶平均每月帶去1000萬GMV,淘寶平均傭金比例為5%,一個月50萬的收入,再加上其他商城,月入上百萬輕輕松松”。就職于蘑菇街的Parke在知乎上分析。
除了返利類、優惠推薦類模式外,海淘貝是一家購物分享平臺,成立于2012年,已經宣布獲得1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這些工具類型的公司,都屬于比較淺顯的整合信息流,進入門檻較低。再往供應鏈深處拓展的一些網站,能直接在Amazon、6PM等國外網站訂單,實現一站式購物。比如,CN海淘、海貓季、金箍棒、酷海淘等幾家公司。
海貓季
這些網站的最基本功能是優化海購流程。首先,他們最基本的功能是掃除語言障礙,將各種語言的商品信息翻譯成中文,并且實時同步海外的商品信息。其次,消費者無需持有雙幣甚至多幣種信用卡,在這些網站能支持中國大陸所有主流商業銀行網銀以及支付寶、財付通等便捷的網絡支付手段。在后端,這些公司一般將轉運、清關等環節的公司整合進來。并有訂單跟蹤體系,支持退換貨。
海貓季和金箍棒兩家企業較為類似,主要承擔導購角色,做海外商戶的流量入口。他們都采取技術手段,抓取國外商品價格和庫存信息,然后用技術手段待用戶下單,再整合支付、物流、清關、倉儲等一系列公司,形成一站式購物。
海貓季的特色在于提供搜索引擎功能,以瀑布流形式做商品展示、推薦,類似“google shopping+Pinterest”,是青松基金投資的一家企業。團隊在技術方面有一定優勢,自主研發搜索引擎技術,將抓取到的英文商品加上中文標簽,讓消費者直接搜索中文關鍵詞就能找到對應的海外商品。根據公司定位,海貓季篩選的全部為當季的時尚類產品。
金箍棒海外購
如果說海貓季做垂直方向的流量入口,金箍棒更多考慮的是用戶基數是否足夠大。有著五六年海外購創業經驗的陶偉想先用豐富的商品鋪開面,再細化頻道做垂直領域。“假如只做奢侈品,盡管利潤可以保證,容易產生正向現金流,但市場空間是否足夠大值得商榷。所以,金箍棒希望不管是高端用戶還是屌絲用戶,都能參與到海購中來”。
由于金箍棒海外購做的是全品類,信息量非常大。為了保證商品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他們選擇對母嬰用品、保健品等海購的熱門品類進行重點編輯,方便中文用戶購買,其他非重點品類采用技術手段采集商品信息。
除了PC端和移動端產品外,金箍棒海外購還研發了一款瀏覽器插件。由于國外每家網站的界面、購物流程有所不同,在安裝金箍棒插件后,所有國外網站便轉換成統一的購物模式。金箍棒插件的背后,需要有產品介紹、用戶點評等一系列數據做支撐。所以,相比37海淘、易海淘等單純做插件的公司來說,會形成一定競爭門檻。另外,金箍棒海外購還加入個性化推薦功能,不同于什么值得買的編輯人工推薦。折扣信息、比價、包裹跟蹤等實用功能也包含其中。目前,金箍棒網站即將上線,已經獲得一筆美元基金的注資。
CN海淘
跟金箍棒和海貓季的導購模式不同,CN海淘類似唯品會的自營模式,先采購特價貨品備貨,又定位在精品特賣。除了特賣產品外,CN海淘的另外一部分業務是代購。CN海淘會推薦商品,或由消費者提出代購需求。
可見,CN海淘分兩條腿走路:“精品特賣+代購”,但目前來看,特賣色彩更濃。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份。創始人謝文斌來自天貓無線,已經獲得蔡文勝、汪東方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在蔡文勝的幫助下,謝文斌買下haitao.cn域名,但目前階段主要精力放在無線端。上線之初,整合了50多家國外電商的上萬件商品。
據謝文斌了解,絕大多數海外購網站的做法都是抓取iherb、amazon、Vitacosf等國外B2C的信息,推給消費者。他指出,Amazon等大型B2C不可能面向國內創業者開放價格和庫存體系,創業型公司只能跟一些小型的B2C網站合作。一直朝這個方向走,相當于死路一條。“最開始一天銷售十幾單、二十單,但等銷售一個商品銷售到100單的時候,亞馬遜怎么可能給你一百個庫存?”。這也是他選擇走自營模式的一個原因。
洋碼頭
在海外購領域,不得不說的另外一家公司對供應鏈深度整合的公司——洋碼頭。它算是國內最早一批做海外購物的公司,也是國內首家自建國際物流的跨境電商平臺。正式成立于2009年,但網站早在2011年6月上線,雛形源自曾碧波在留學期間的個人代購網站。洋碼頭做的是平臺模式,跟天貓國際類似,允許商家到洋碼頭開店中店。不同于天貓國際更青睞“高大上”的商家入駐,洋碼頭會嚴格審核,挖掘有資質的小B商家前來開店。消費者直接在平臺下單后,由海外零售商直接通過洋碼頭自建的貝海國際物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
目前入駐的商家分為兩種:一種是個人買手,走C2C模式,另一類是商戶,屬M2C模式,多數為小B商戶。除了PC端之后,讓洋碼頭業務呈現爆發性成長的是APP“海外掃貨神器”的上線剛上線不久,便占據交易額的50~60%。這讓曾碧波也感覺非常吃驚。
淘沙
跟洋碼頭的招商模式類似的還有購物搜索網站幫5買剛上線的“淘沙”。不同的是,淘沙的招商對象不是個人買手,而是國外商家或購物平臺。目前,正在準備介入女性購物網站M18的海外商家。幫5買的優勢在于有流量,跟當初蘑菇街推出海購項目的思路類似。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