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發展綠色經濟,開發可再生能源,德國對傳統工業使用的能源征收極高的稅率,這讓德國企業生產所需的能源成本大幅上升,許多企業不得不紛紛遷址海外。
雨果網從《今日俄羅斯》10月28日的報道中了解到:世界最大的化工企業BASF對外宣傳今后不會再在德國本土擴展業務,而是會轉向其他國家投資建廠。德國BASF公司雇員3.3萬人,是德國經濟的支柱企業之一,不過最近該企業的發展步伐有所減退。
根據德國商務部,德國國內從事重工業的企業有四分之一正在考慮減產。
BASF已經沒有在德國本土擴張,而是在美國擴大投資規模,每年平均在美國投資10億美元??偛课挥谀侥岷诘牡聡髽IWackerChemie也投資20億美元在美國田納西州建廠。
美國頁巖油工業發展迅猛,而且生產成本低,這種優勢吸引眾多歐洲企業紛紛到美國投資該產業。在美國投資該產業的能源成本低可以讓歐洲企業獲得更豐厚的利潤回報,由于歐洲現在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相比而言,在歐洲頁巖油工業生產的能源成本高很多。
由于能源成本不斷上升,德國工業發展處于越來越不利的地位。自從2007年以來,德國工業用電價格平均上漲了60%左右,而中國和美國則上升10%不到。德國對工業生產所需的能源征收40%的稅收,高居歐盟各國榜首。
鑒于2011年日本福島核泄漏造成的災難事故,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決定取消所有的核能項目,戰略轉向發展可再生能源項目。德國民眾得為這種轉型買單。2013年,德國人為可再生能源支付200億英鎊,而如果是從國際市場上購得同樣的可再生能源其實只需30億英鎊,德國發展綠色經濟的成本很多都轉移到德國消費者身上。
德國希望將綠色能源的使用比例從當前的25%提高到2035年的60%,并且將在接下來的26年投入5500億英鎊開發可再生能源。德國是世界最頂尖的開發可再生能源的前六個國家之一,與中國、美國、巴西和加拿大并列。
目前,德國有25%的能源通過利用環境資源如風能、太陽能等資源獲取的。德國對開發可再生能源的企業每年補貼160億美元。能源創新給企業和消費者都帶來額外的消費成本。
能源價格飆漲讓德國民眾很受傷,因為德國的能源價格遠遠超過歐洲平均水平。比如,德國的電力價格為每單元1.2歐分,遠遠超過歐盟各國的均價。(編譯/雨果網 林權升)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