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在網上買的進口食品有質量保證嗎?在網上買的國外名牌會不會是國內山寨貨?這些都是國內消費者高度關注的問題。
當下,海淘、海外代購等跨境電子商務形式日益火爆。作為主管進出境產品質量安全和國門安全的部門,怎樣既能滿足人民群眾對于海外品牌產品和高質量產品的需求,又能把住國門安全,跨境電子商務的規范化問題已經成為檢驗檢疫機構的思考重點。
日前,經過近一年的深入調研和風險分析,浙江檢驗檢疫局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于明確跨境電子商務檢驗檢疫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把諸多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商和國內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明晰化、可操作化。這是國內首個關于跨境電子商務檢驗檢疫監管方面的指導意見。
違規物品列入“負面清單”
時下,跨境電子商務蔚然成風。然而,由于跨境電子商務大都以郵包、快件方式進行傳遞,入境郵件的高速增長導致入境疫病疫情問題愈發突出。特別是近年來,海淘和海外代購暗流涌動,恣意發展,不僅產品質量不能保障,也給國門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
杭州是全國首批6個進境電子商務城市之一。截至今年8月31日,杭州共計進境郵包157648個,貨值達3721萬元人民幣,進境郵包量位居全國第一。浙江檢驗檢疫部門發現,毒蝎子、箭毒蛙、活體蜘蛛等活體生物,也被當作寵物從國外郵寄入境。這種違規情況,儼然是跨境電子商務熱潮中的不和諧聲音。
為了保障國門安全,《意見》要求,跨境電子商務檢驗檢疫實施負面清單制度。即國家質檢總局、國家郵政局發布的《進出境郵寄物檢驗檢疫管理辦法》第三條所列物品,不得以跨境電子商務形式進出境,其中包括所有活體動植物,如多肉植物、蜥蜴、蜘蛛等異類寵物。此外,列入《禁止從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的物品,以及微生物、人體組織、血液及其制品和高風險生物制品、舊機電產品、舊輕工產品、固體廢物,以及危險化學品、有毒化學品等,都不得以跨境電子商務形式進出境。
所售商品都要有“身份證”
“進境郵包所含產品主要為保健品、奶粉和尿不濕,恰為當前國內用戶海外購物需求前三位。但事實上,假冒產地、假冒品牌的商品在跨境電子商務中也時時出現。”浙江局副局長于洋告訴記者。
陽光和透明,是跨境電子商務規范化的方向。為了保障國內消費者的利益,《意見》規定,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實行全備案管理,所有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上銷售的產品納入全申報管理,由檢驗檢疫部門審核通過后允許上線銷售。以入境產品為例,上線銷售的產品除了應申報產品品名清單及對應的編碼、規格型號以及產品標準外,還需要出具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的質量安全評估報告與符合性申明以及消費者與產品告知書。
“這就像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上所銷售產品的身份證。”于洋說,“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必須在平臺上用中文詳細告知消費者有關產品基本信息,其中至少包括產品名稱、品牌、配方或配料表、凈含量和規格、是否為轉基因產品、原產國(地區)、產品適用的生產標準國別、貯存條件、使用方法、產品質量投訴電話等,對有適用人群特殊要求的還應標明適用人群。”
直郵和保稅兩條腿走路
直郵進口和保稅進口是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業務的兩大主要類型。此前,在對這兩種進口方式的檢驗檢疫監管方式上,國內一直沒有明確,《意見》也首次針對這兩種進口業務明確采取不同的監管方式。
“直郵都走空運,而保稅進口則可以走海運,成本上能降不少,再加上保稅進口是事先在國內保稅區備好貨,相比直郵需要國內電商平臺生成訂單后,在海外集貨后輸入,發貨速度也更快,因此保稅進口的量相比直郵進口的量要大得多。”杭州洋東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朱佳告訴記者。事實也是如此,記者從浙江杭州檢驗檢疫局獲悉,截至今年8月31日,杭州保稅進口達15.6萬個郵包、貨值3666.4萬元人民幣,而直郵進口為1648個郵包、貨值55.3萬元人民幣。
根據《意見》,對于直郵進口產品,由于不涉及再銷售,只要求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在貨物進入跨境電子商務園區3個工作日前,將相關包裹的艙單信息、支付信息、物流信息等情況,通過信息化系統向檢驗檢疫機構申報,檢驗檢疫機構按照《出入境快件檢驗檢疫管理辦法》實施監管。
對于保稅進口跨境電子商務產品,檢驗檢疫部門則實施分類檢驗監管。其中,對于實施國外注冊備案制度的食品類產品,如嬰幼兒配方奶粉,就需來自國家認監委公布的國外注冊企業名錄。對于沒有實施國外注冊備案制度的食品來說,進口前電商企業應當提供符合生產國或中國標準的第三方符合性檢測報告、生產國市場銷售證明、成分清單。對于需要前置許可類的產品,有進口記錄的產品,需提供進口記錄說明及產品符合性檢測報告;首次進口的化妝品、保健品等還需獲得衛計委、食藥總局等相關部門許可證明文件。需要強制認證類產品,則需提供生產國獲得的認證證書或經認可的第三方質量安全檢測報告。
“這樣的話,怎樣通過保稅進口跨境電子商務產品,哪些可以進、哪些不可以進就有據可依了。我們開拓業務的步子也可以放得更大了。”朱佳說。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